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6)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2章 使心变好

若心是善良与正直的,就会微笑

接下来是“众善奉行”。若心是正直与善巧的,就无须搭车四处求功德,即使坐在家里,也能获得功德。多数人只是四处求功德,而不肯断除诸恶,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又回复原先的臭脸,故态复萌地板起脸洗盘子。人们就是不愿向内看,因而离功德愈来愈远。

我们可能知道这一切,但若非真的知道它在我们里面,佛教就不会进入内心。若心是善良与正直的,它就是快乐的,心中也会有微笑。但多数人却很难找到时间微笑。我们能吗?我们只有在事情称心时才笑得出来。

大多数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事事称心如意上,他们必须让世上每个人都只说令人愉快的事,但每个人是否可能都如此做呢?若那是你想要的方式,怎么可能找到快乐?我们怎么可能让别人每天都只说我们喜欢的事呢?那可能吗?即使是自己的小孩,他们是否也曾说过触怒你的话呢?你曾伤过父母的心吗?不只是其他人,甚至连自己的心也可能搅乱我们。

有时我们考虑的事是令人不悦的,你能怎么办?你可能正独自走路,突然间摔了一大跤,哎哟!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谁绊倒了你?你能怪谁?那是你的错,连自己的心也可能得罪我们。若仔细想想,你将了解这是真的。有时我们会做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事,你只能说:“该死!”没人可以责怪。

我们必须使用法来寻找快乐。无论它是什么,无论是对是错,不要盲目执著它,只要注意它,然后放下它。当心自在时,你就能微笑;一旦你讨厌某样事物,心就变坏,然后没有一件事是好的。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心断除恶垢之后,就不再有烦恼──平静、慈悲与正直。心恢复光明与断恶后,随时都会自在。平静祥和的心是人类成就的真实表征。

佛教中的功德,是断一切恶。恶法断除后,就不再有任何压力,压力消除后,心就会安定下来。安定的心是清净、明亮的心,不会夹杂嗔念。

你如何让心清明呢?只要觉知它即可。例如,你可能心想:“今天我的心情真是糟透了!看到的每样东西都在招惹我,连橱柜里的盘子都这样。”你可能有种想把它们全都砸碎的冲动。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很糟糕,鸡、鸭、猫、狗你憎恨这一切。丈夫说的每件事都让你讨厌,甚至连看自己的心也觉得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办呢?这苦恼出自何处?这就称为无功德。今日在泰国有种说法,人死后功德便随之结束。其实不然,有许多还活着的人早已无功德了。

进行这种作功德之旅,就如建造华厦却未事先整地一样,那座房屋不久后就会倒塌,对吗?那个地基不好,你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再试一次。你必须针对身、口、意的过失,自我检讨。你还能往别处去修行吗?人们迷失了,他们想到一个真正平静的地方,如森林或巴蓬寺里修法。巴蓬寺平静吗?不!它并非真的平静,真正平静的地方是你自己家里。

若有智慧,就能无忧无虑

若你拥有智慧,无论到哪里都能无忧无虑。整个世界原本就很好,森林里的树都有各自的好,有高的、矮的、空心的等各式各样,它们就是那个样子。但我们忽略它们的真实本质,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它们身上:“这棵树太矮了!”“这棵是空心的!”那些就只是树,它们的情况比我们都还要好。

所以我要将这些小诗挂在树上[1],让它们来教导你们。你们有从它们那里学到东西吗?你们应该试着至少学到一件事。有这么多的树,它们每个都有东西可以教导你们。法无所不在,它存在于一切自然事物中,你应该了解这点。不要埋怨洞太深,回过头来看看你自己的手臂吧!若了解这点,你就会真的快乐。

若你们有行善或修福,把它存放在心里,那是保存它最好的地方。你们今日所做(供养僧众)是很好的修福方式,但并非是最好的;布施建寺也是很有功德的事,不过也不是最好的。建设你自己的心,使它成为善的,才是最好的方式。无论来这里或待在家里,只要那样做,在你的心里都能找到这个美善。就如这座讲堂的外在建筑,只是树的表皮,而非树心。

译注:

[1]在巴蓬寺里的树上,经常悬挂着一块块的木板,上面写着发人深省的优美文句。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