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关于这颗心(103)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十章 四圣谛

人们想要到达涅槃,却不愿踏上解脱之道

如今我当老师已好几年了,也经历过许多困难的考验。现在巴蓬寺大约有四十座分院,但至今我仍有难以教化的信众。有些人知道如何修而不肯修,有些人不知道也不设法寻找,我真拿他们没办法。为何会有这种人?无知就已经够糟了,即使我告诉他们,他们也不肯听,我不知还能怎么做。

人们对他们的修行充满困惑,一直都在怀疑,都想达到涅槃,却不愿踏上解脱道,那是矛盾的。当我告之要禅修时,他们若不是会恐慌,就是想睡觉,大都只想做我未教过的事。当我告诉其他法师时,原来他们的弟子也是如此,这是身为老师的痛苦。

我今天送给你们的教导,是能在此世、当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人说他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没时间修行。“我们能做什么?”他们问。我告诉他们禅修就如呼吸,工作时呼吸,睡觉时呼吸,坐下来时也呼吸。我们有时间呼吸,因为我们了解呼吸的重要。同样地,若了解禅修的重要,我们就会找到时间修行。

知道苦与灭苦之道,就能解决问题

你们曾痛苦吗?曾快乐吗?实相就在其中,那里就是你们应修行的地方。是谁在快乐?是心在快乐;是谁在痛苦?是心在痛苦。它们从哪里生起,就在哪里消逝。这些事物的因是什么?这是我们的问题。若我们知道苦、苦因、苦灭与灭苦之道,就能解决问题。

有两种苦,一般的苦与特别的苦。一般的苦,是诸行本具的苦——站着是苦,坐着是苦,躺着也是苦,即使佛陀也经历这些事。他经历舒适与痛苦,但知道它们本质上是诸行,知道如何通过了解它们的真实本质,以克服这些自然的苦受与乐受。因为了解自然之苦,所以那些感受不会搅乱他。

最重要的苦是第二种苦——特别的苦,是从外在衍生而来的苦。若我们生病,可能必须找医生打针,当针刺进皮肤时会有点痛,那很自然。当针拔出来后,疼痛就消失了。这就如一般的苦,没有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它。特别的苦是从取①当中生起,就如以充满毒液的针头注射,它不再是一般的疼痛,而是种会致命的痛苦。

不知“诸行无常”的邪见,是另一个问题。有为法②是轮回的领域,不希望事情改变——若我们如此想,就一定会痛苦。若认为身体就是我们或是我们的,当看到它改变时,我们就会害怕。假设失去某样东西,若认为它真的是我们的,就会为此而忧伤。若我们不了解它是遵循自然法则的有为法,就会感到痛苦。

但你们若只吸气而不吐气,或只吐气而不吸气,能活得了吗?有为法一定就如此自然地改变。看见这点,就是看见法,看见无常、变化。我们依赖这变化而活着,当知道事情的实相时,就能放下它们。

法的修行是开发对实相的了解

法的修行是开发对实相的了解,以使痛苦不再生起。若我们错误地思考,就是在和世界、法、实相作对。假设你生病必须住院,多数人想的是:“请别让我死,我希望赶快好起来。”这是错误的想法,它会带来痛苦。

你必须这么想:“若我康复,就康复;若会死亡,就死亡。”这才是正确的想法,因为你无法完全控制诸行。若如此想,则无论你将死亡或康复,都不会走错路,无须担心。一心渴望康复与恐惧死亡——这是不了解诸行的心。你应想:若我康复,那很好;若未康复,那也无妨。”我们就如此地让自己了解实相。

佛陀清楚地看见这一切,他的教导一直都切合时宜,永远不会过时,至今仍然和过去一样真实。只要讲这教导谨记在心,我们就能获得平静与喜悦的回报。

他的教导中有对无我的省察:“这既非我自己,也非属于我所有。”但人们因贪著自我的概念,而不喜欢这种教导。这就是痛苦的起因。

注释:

①取:执取、执著,是十二缘起的第九支,指执着于所对之境。有四种取:一、欲取——对世间欲乐强烈的渴爱;二、见取——即执著邪见,如断见、常见等;三、戒禁取——认为持种种禁戒,如狗戒、牛戒等,能导向解脱;四、我语取——执著身见,认为五蕴的任何一蕴都是“我”或“我所”。

②有为法:泛指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是世间共许的实相,与无为法相对应。无为法是指非由因缘和合而成的法,即指涅槃,它是脱离有为法之苦,而达至最终解脱之法。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