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关于这颗心(104)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无论心是快乐或悲伤,都别上当

一位妇人问我如何对治愤怒。我告诉她,下次生起时将闹钟转上发条放在面前,然后给自己两个小时,让愤怒离开。若那真的是她的愤怒,也许就能如此地叫它离开:“两小时之内给我滚蛋!”

但它并不真的听令于我们。有时过了两个小时,它还在那里;有时不到一小时,它就不见了。执著愤怒为个人所有,会造成痛苦,若它真的属于我们,它就必须服从我们。它不服从我们,就表示那只是个骗局,不要上当。无论心是快乐或悲伤、爱或恨,都别上当。一切都是骗人的!

当你愤怒时,那个感觉是好的或不好的?若感觉不好,你为何不将它抛开?当执著它时,你怎能说自己是明智的?从你出生那天起,这颗心骗你生气了多少次?有时它甚至可能引起全家争吵,或害你整晚哭泣。但你仍持续地发怒,依然陷入执著与痛苦,若未看见痛苦,你就会继续痛苦下去。若你看见愤怒的痛苦,那么就抛开它。若你不如此做,它就会继续无限期地引发痛苦,轮回的世界就是如此。若我们知道实相,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佛陀的教导里说,没有比看见“这既非我,亦非我的”更好的解决痛苦的方法。这是最棒的方法,但我们通常都不关心这点。当痛苦生起时,我们只会哭,而从未从它身上学到任何东西,我们必须好好地看看这些事,以长养觉性(Buddho)——觉知者。

你无法在书架上找到法

现在,我打算给你们一些经典以外的“法”。多数人读经却未见法,可能是误解或不了解。

假设两个人同行,看见一只鸭与一只鸡。其中一人说:“为什么鸡不能像鸭,而鸭不能像鸡呢?”他们的希望是不可能的。他们可能希望在往后的日子里,鸡都变成鸭,鸭都变成鸡,而这永远无法实现,因为鸡就是鸡,鸭就是鸭。只要他们如此想,就一定会痛苦。另一个人了解鸡就是鸡,鸭就是鸭,事实就是如此,没有问题。

同样,无常是指一切事物都无法持久。若希望事物永远不变,你就会痛苦。了解事物理所当然是无常的人,会比较自在,与世无争。反之,希望事情永恒的人则容易起冲突,甚至可能会为此而忧心失眠。

若你希望觉知法,会往哪里寻找?你必须往身心内去观察,你无法在书架上找到。真的想见法,必须向内观察身与心——只有这两样事物。心是肉眼看不到的,它必须用心眼去看,法在身内,只有在身内才能看见。

我们以什么看身体呢?以心去看身体。你看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法,因为苦与乐都从这里出生。或你曾看过快乐在树上出生?或从河流,或天气?快乐与痛苦,都是在我们身心之内出生与感受。

法只存在于我们的身心之中

因此,佛陀告诉我们,就在此觉知法。有人可能告诉你们从书本中去找法,若你们真的以为法在书本中,将永远找不到它。若你在书本中寻找,则一定要向内省察那些教导。唯有如此,才可能了解法,因为它只存在于我们的身心之内。

当我们如此做时,智慧就会在心中生起。此时无论看哪里,都有法,随时都能看见无常、苦与无我。但我们不了解这点,一直将事情看成是我们或我们的,这意味着我们不了解世俗谛。

例如,在座所有的人都有名字,名字是个世俗法,有名字当然很有用。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个人都一定要有个名字,以利沟通与共事。若我们对甲先生说话,可以称呼甲先生,他就会过来,而不会是别人,这就是世俗法的方便。但当我们深入检视这件事时,就会了解其实并无任何人在那里。我们将看到超越的一面(胜义谛),只有地、火、水、风四界,这身体就是如此而已。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