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关于这颗心(107)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有了正念、正知,就能觉知心如何反应法尘

观察心就像这样。闭上眼、耳、鼻、舌、身,只留下心,闭上感官是指防护与安抚它们。禅修就如捉蜥蜴,我们以正念去注意呼吸。正念的特质是忆念,一直问自己:“我正在做什么?”正知是觉察:“现在我正在做这个与那个。”我们以正念与正知来观察呼吸的进出。

正念的特质是从修行当中生起,并不是可从书本中学到的。觉知生起的感受,心可能暂时没有反应,然后一个感觉又会生起。正念和这些感觉一起工作,记起它们。正念是忆念“我将说”、“我将走”、“我将坐”等,然后有正知——觉察现在“我正在走路”、“我正躺下”、“我正在经历这样与那样的心情”。有了正念与正知,就能当下觉知心,我们将觉知心如何反应法尘。

了解声音只是声音 它就不会干扰我们

能觉知六尘者,即称为“心”。六尘窜入心中,例如声音透过耳朵窜入心中,心认出它是鸟叫、车声或其它声响,现在辨识声音的这颗心还很单纯,它只是中立的心,也许烦恼就会在这认知者中生起。

我们必须进一步训练认知者变成如实觉知者——所谓的“佛”。若无法根据实相清楚地觉知,我们就会被人、车或机器等声音所干扰。一般的与未经训练的心,通常会带着烦恼去认知声音,那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非根据实相去觉知。

我们必须进一步训练它,以洞见、智慧或智见去觉知,觉知声音就只是声音。若不执著声音,就不会有烦恼。声音生起时,只是单纯地注意它,这就称为如实地觉知六尘的生起。

当我们念Buddho时,清楚了解声音就只是声音,它就不会干扰我们。它是根据因缘而生起,并非众生、个人、我、我们或他们。它只是声音。如此一来,心便能放下。

这清晰而敏锐的觉知,即称为佛。有了它,我们就能让声音只是声音,它不会干扰我们,除非我们用想——“我不想听声音,它很烦”——去干扰它,痛苦正因这态度而生起。这就是苦因:我们不知道这件事的实相,没有正念、正知,还不清楚、觉醒、觉察。这是未经训练与尚未调伏的心,还不是真正有用的心。

觉醒地停留在一个所缘上,心将焕然一新

我们必须开发内心,就如开发身体一样,必须锻炼它,早晚慢跑,身体很快就会变得更敏捷与强壮,呼吸与神经系统也会变得更有效率。锻炼心的方式与此不同,身体必须动,心则必须静,要引导它停止、歇息。

例如,禅修时采用一个所缘——入出息,作为基础,成为我们注意与省察的焦点。我们注意呼吸,代表我们是清醒地跟随呼吸,注意它的节奏来与去,放下其他一切。觉醒地停留在一个所缘上的结果,将会让我们的心焕然一新。但若让心四处游移,它就无法统一或静下来。

我们说心“停止”,意味着它感觉自己好像是停止的,不再四处乱跑。就如我们拥有一把利刃,若不加选择地乱割东西,如石头、砖头或草坪,它很快就会变钝,我们应以它来切割适合的东西。同样地,若让心跟着毫无价值与用处的念头与感觉流浪,心会变得疲惫而虚弱。若心缺乏活力,智慧就无从生起,因为无活力的心,就是没有定的心。

若心不停止,就无法看清六尘的实相。觉知心就是心,六尘就是六尘,如此的认知是佛教成长与发展的根本,是佛教的心要。当我们看见自己与行为模式时,就会发现自己就像小孩一样。小孩什么都不知道,从大人的眼光看小孩的行为,他游戏与跑跳的方式,他的行为似乎没有任何目的。若心未调伏,它就如小孩,我们糊里糊涂地说话,并愚蠢地行动,可能连酿成大错都还不自知。

因此,我们应训练这颗心,佛陀教导要训练心,要教导它。即使以四种资具护持佛教,我们依然是肤浅的,它只及于树的表皮或边材。对佛教真正的护持——树心,只来自于修行,依循教法训练身、口、意,别无其他,这才是精华所在。若我们正直与诚实,拥有戒与慧,修行就会成功。那里将没有怨恨与敌意的因,我们的宗教就是如此教导我们。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