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33)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二章 内心的平衡

心安住于正念、正知,不会落入疑惑中

若心理能量不够强固,且正念微弱,所缘就会偶尔闯入。心是平静的,但平静中好像有些混浊。然而,它不是一般的昏沉,某些印象会显现――也许会听到一个声音,看到一只狗或其他东西。它不是那么清晰,不过也不是梦,这是因为五禅支已经变得不平衡与微弱的缘故。

心在这些轻安的阶段中很容易耍花招。心处于这种状态时,意象有时会通过任何感官产生,禅修者无法确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睡着了吗?不。这是梦吗?不,这不是梦……”这些印象从中等的轻安中生起。若心真的平静与清晰,我们就不会对各种生起的所缘或影像产生疑惑,不会生起“我刚才恍惚了吗?我睡着了吗?我是否迷失了?”这种问题,因为它们是内心还有疑惑的特征。

“我是睡着或醒着?”这样的心是迷糊的,迷失在情绪之中,犹如躲在云后的月亮,你仍可以看见月亮,但是云让它变朦胧了。它不像已破云而出的月亮,皎洁而明亮。

若心是平静的,且安住于正念、正知上,则对于所遭遇的各种现象就不会有疑惑,心将确实地超越这些障碍。我们将如实觉知心里生起的每一件事,不会落入疑惑中,因为心是清晰与光明的。禅定里的心就是如此。

止与观相辅相成

有些人发现入定很难,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趋入法,虽然有些禅定,但不够强固。然而,这种人可通过使用智慧、思维与看见事物的实相而达到平静,并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使用智慧,而非定力。

在修行中达到平静,并不一定需要坐禅。只要问你自己:“嘿,那是什么?”当下便解决你的问题!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如此做,也许他们无法进入深定,但已有足够的定力可以长养智慧。其间的差别,就如种植稻米与小麦,人们在生计上依赖稻米更甚于小麦。我们的修行也是如此,更依赖智慧来解决问题。当看见实相时,平静就会生起。

智慧与禅定的方式并不相同。有些人拥有观与较强的智慧,但定力并不深。当他们坐禅时,并不平静,会想得多一点,思维这个与那个,直到最后思维苦与乐,并看见它们的实相为止。无论行、住、坐、卧,法的觉悟都可能发生。他们通过观看、舍弃、了解实相与超越疑惑,达到平静,因为他们已亲自看见它。

另外一种人则只拥有少许的智慧,但定力却很强。他们可以很快进入深定,但却缺乏智慧。他们捉不到自己的烦恼,无法觉知它们,也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我们都必须去除不正确的思维,只留下正见。我们必须去除迷妄,只留下平静。

这两种方式殊途同归。修行的这两面――止与观,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正念是单纯的专注

正念负责审视禅定中生起的各种禅支,它是通过修行可帮助其他禅支生起的因缘。正念是生命,当缺乏正念或心放逸时,我们就犹如死了一般。若无正念,我们的言行就会毫无意义。正念是单纯的专注,它是生起正知和智慧的因。无论培养何种美德,若缺乏正念,它们便是不圆满的。正念在行、住、坐、卧时照管我们,即使不在定中,它也会一直现起。

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警觉。如此一来,惭愧将会生起,对于做错的事会感到惭愧。当惭愧增强时,定力也会随之增强,放逸就会消失。即使不坐禅,这些禅支也会在心中现起。

禅支会生起,是因为培养正念。长养正念吧!它有真实的利益,能在工作的当下,念念分明。若我们如此觉知自己,对错自然立辨,解脱道会变得更清楚。一切惭愧的因消失,智慧便会生起。

我们可以将修行归纳为戒、定、慧:专注于自制是戒;心在那控制之内稳固地建立起来是定;对于所从事活动能完整而全面地了知是慧。修行,简单地说,就是戒、定、慧。换句话说,就是解脱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译注:

① 此惭愧是建立在因果知识的基础上,而非情绪性的罪恶感。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