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89)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五章 超越的平静

若不修行,所有知识都是肤浅的

修习法是很重要的。若不修行,则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肤浅的,只是个空壳而已,就如我们有某种水果,但还未吃它。虽然我们手上有那水果,却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只有实际去吃它,才会真正知道它的味道。

佛陀并不赞叹那些一味相信他人的人,他赞叹那些觉知自心的人。就如水果,一旦尝过它,就无须问人它的味道是酸或甜,我们不再疑惑,因为已如实觉知。了解法的人,就如了解水果滋味的人,一切疑惑都在这里冰释。

当谈论法时,我们可将之归纳为四件事:知苦、知苦因、知苦灭、知灭苦之道,如此而已。至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修行都不外乎这四件事,当知道这四件事时,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四件事在何处?它们就出生在身与心之内,而非别处。那么,佛陀的教导为何如此微妙广大呢?那是为了更精确地解释,以便帮助我们了解它们。

当悉达多·乔达摩诞生在这世上,在见法之前,他和我们一样都是凡夫。当他了知应知道的事――苦、集、灭、道四谛时,他了解了法,而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

无论我们坐在哪里,当了解法时,就知道法,无论在哪里,都可听到佛陀的教导。当了解法时,佛陀就在我们心里,法就在我们心里,带来智慧的修行也在我们的心里。心里有佛、法、僧,意味着无论行为的好坏,都能清楚觉知它们的真实本质。

这解释了佛陀如何能舍弃世俗的看法、赞叹与批评,无论人们赞叹与批评他时,他都坦然接受。赞叹与责备都只是世间法,因此他不受影响。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苦,知道若对那些赞叹与批评信以为真,便会造成痛苦。

让法在心中如实生起

当苦生起时,会令我们焦虑与不安。苦的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实相。当因存在时,苦就会生起,它一旦生起,我们便不知如何制止它,愈尝试制止它,它就愈增长。我们说“别批评我”或“别责备我”,但愈如此尝试制止它,苦就愈明显,无法停止。

因此,佛陀教导灭苦之道,是要让法在自己心中如实地生起——成为亲自见证法的人。若有人说我们好,我们不会迷失于其中;若有人说不好,也不会忘了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很自在。善与恶都是世间法,都只是心的状态,若跟着它们,心就会成为世间。我们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出路。

若是如此,就是还不了解自己。我们想要打败别人,但是这么做,反而打败自己。不过,若洞悉自己,我们就洞悉一切——色、声、香、味、触等法。

观察身体里的身体

现在我们谈的是外在,但外在也反映内在。有些人只知道外在。例如,我们尝试“安住于身,循身观察”,见到外面的身体还不够,必须找到身体里的身体;在观察心时,应知道心里面的心。

我们为何应观察身体?这身体里的身体是什么?当说觉知心时,这心是什么?若无法觉知心,就无法觉知心里的事,我们是不知苦,不知苦因,不知苦灭,以及不知灭苦之道的人。那些应有助于灭苦的事没有发挥作用,因为我们受到会加重苦的事吸引,那就犹如头痒,却去搔脚一样!若是头痒,那么搔脚显然无法得到纾解。同样,当痛苦生起时,我们不知如何处理它,不知趋向苦灭的修行。

举大家都有的身体为例。若只看身体的色法,就无法解脱痛苦。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未看到身体里面,只看见外面,视它为美好与真实的事物。佛陀说只靠这个是不够的,我们以眼睛看外面,小孩看得到它,动物也看得到它,这并不难。但一看到它,我们就执著它,不了解它的实相。我们执取它,它则反咬我们一口!

因此,我们应观察身体里的身体。无论身体里有什么,都去检视它。若只看外表,那并不清楚。我们看头发、指甲等,它们只是会引诱我们的美丽事物,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看身体内部,看身体里的身体。

身体里有什么?仔细看清楚!我们将发现许多令人惊异的东西,因为虽然它们在我们身体里面,我们却从未曾看过。每次走路,我们都带着它们,坐在车里,也带着它们,但我们对它们却一无所知!

就如去拜访某个亲戚的家,他们送我们一份礼物。我们拿起它,装进袋子里,然后离开,从未打开看过里面是什么,最后打开它――里面装满了毒蛇!身体就像这样,若只看外表,会说它很美好。我们忘了自己,忘了无常、苦与无我。若我们看这身体的里面,它真的很恶心!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