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8-9) <总第193>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2日

说法能“解众生之缚”,要通过闻思修,
才能解开一切众生的缚,这最重要

本次提要:

  ■ 修行是扫灰尘,不是扫佛性,要烦恼扫干净了才是无缚可解
  ■ 他没本事让绳子自动解开,你还得帮他解一解啊,要解掉了,你才说:不必
   要再解了,因为你已经无缚可解
  ■ 要正确理解“无缚可解”,必须要有般若智慧,光是把几句成就的话传来
   传去,有时候会传错的
  ■ 《金刚经》有说:“是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你只抓一句“非众
   生”,可你还得承认他是众生啊,否则何必取众生的名相呢
  ■ 第一句:你们都是人,再说第二句:其实不是人。不是人,那么是佛了,那
   何用我来给你们讲课呢?还得有第三句:是名为人
  ■ 说法能“解众生之缚”,要通过闻思修,才能解开一切众生的缚,这最重要

 修行是扫灰尘,不是扫佛性,
要烦恼扫干净了才是无缚可解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明白“无缚可解”。就好比一个人总是醒着,醒着的人不会做梦,也用不着妈把他从梦里推醒。也就是说,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本来没有被绑住,也是绑不住的。因为众生有烦恼,所以不自在。好比佛性上面有灰尘,可是佛性还是圆满的,还是非常明亮的。有了灰尘,你还得把灰尘扫除啊。把灰尘扫除了,你才明白,佛性上本来就没有灰尘,佛性的自性没有肮脏,灰尘飘上去,看起来肮脏,不过是表面现象。修行是扫灰尘,不是扫佛性,要烦恼扫干净了才是无缚可解。

他没本事让绳子自动解开,你还得帮他解一解啊,
要解掉了,你才说:不必要再解了,因为你已经无缚可解

比如这个人被绳子绑住了,第一个人走过来,把他绳子解开了;第二个人走过来,看到他没有被绳子绑住,还要说:“我知道你被绳子绑住了,所以我来给你解开。”那不是多此一举,没绳子怎么解?所以叫无缚可解。

可是当他被绳子绑住的时候,你还得承认他是被绑住了。即使这根绳子不是从自身长出来的,也是被外面绑起来的。你说“一切绳子皆虚妄”,这是不看绳子只看人;或者说“你被绑前本来就没有绳子,所以无缚可解”,除非这个人是济公,神通广大,一听这话,绳子就自动开掉。可他没这个本事,你还得帮他解一解啊,要解掉了,你才说:如果再有人来给你解,不必要了,因为你已经无缚可解了。

要正确理解“无缚可解”,必须要有般若智慧,
光是把几句成就的话传来传去,有时候会传错的

所以要正确理解“无缚可解”,必须要有般若智慧,没有般若智慧,光是这么样几句话传来传去,有时候会传错的。即使你是从经文上看到的,可是你传的不全面,或者你理解错误,原话也变掉了。就好比你们传达我的话,经常走样的啦。

《金刚经》有说:“是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你只抓一句
“非众生”,可你还得承认他是众生啊,否则何必取众生的名相呢

《金刚经》里讲的就是大般若智慧,一个人没有佛法基础,按照文字上去理解《金刚经》,反而要理解错了。《金刚经》里说,实无众生可度,实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但是《金刚经》并没有这几句话这么简单。比如《金刚经》有三句话,第一句先“是众生”,第二句:“即非众生”,还有第三句:“是名众生”,你不能只抓一句“非众生”,你还得承认他是众生啊,否则何必取众生的名相呢?

第一句:你们都是人,再说第二句:其实不是人。不是人,
那么是佛了,那何用我来给你们讲课呢?还得有第三句:是名为人

好比说第一句:你们都是人,再说第二句:其实不是人。不是人,那么是佛了,那何用我来给你们讲课?第一句,“是众生”,承认现实;第二句,“即非众生”,叫你们看到每个人心里的佛性;第三句,“是名众生”,你今天还是众生。既然还是众生,哪可以不断烦恼呢?哪可以不用戒定慧来调伏自己、调伏众生呢?哪可以不需要菩萨呢?

说法能“解众生之缚”,要通过闻思修,
才能解开一切众生的缚,这最重要

这两句话今天给你们讲清楚了,前面一句“解众生之缚”最最重要,要好好学习佛法,通过闻思修,才能解开一切众生的缚。等到你把缚解开了,没有缚了,你才会明白,现在无缚可解。绳索已经解掉了,你还要去解,那只有扒皮了。这是讲讲笑话,别真的去扒皮,那样子你又搞错了。好,今天讲到这里。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