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34-5) (总第235)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4月30日

身口意都照戒的要求去做,人家对你印象就好了,
所以摄取于僧必须要依戒依法

本次提要:

  ■ 四众弟子除了要持好各自的戒以外,还要遵守丛林规矩,我们就是靠这些
   制度来达到安定团结的
  ■ 我们这儿在管理上是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群众监督,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 只有法才能使众生觉悟,众生觉悟了,任何外在力量也摧不垮
  ■ 身口意都照戒的要求去做,人家对你印象就好了,所以摄取于僧必须要依戒
   依法
  ■ 修菩萨法,初地菩萨就是修欢喜,要使大众在法上得安乐,就要使大众法喜
   充满

 
四众弟子除了要持好各自的戒以外,还要遵守丛林规矩,
我们就是靠这些制度来达到安定团结的

要过六和生活,必须要有戒。我们这儿,四众弟子除了要持好各自的戒以外,还要遵守这儿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这些都属于丛林规矩,我们就是靠这些制度来达到安定团结的。

有的地方邀请我去帮他们搞好内部管理,过去的风波次数多了,我也有经验了:要请我去,就必须完全照我的办法办。如果说我的办法要征得你同意,你不同意我就不能干,乃至还要把你的一套插进去,照你的主意修改,那怎么发挥我的能力?如果你的办法好,又何必请我?这也是对我的不尊重。

从前我总是谦虚,只当副的,不当正的,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才知道这种谦虚是愚蠢的。非但能力发挥不出来,如果跟他观点不同,他就下逐客令,我的努力也前功尽弃。现在人家请我去,我就先讲明白:你请我来搞,就要由我完全负责。

我们这儿在管理上是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
群众监督,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我们各个道场管理上都是一样的,最主要的三条: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群众监督。集体领导,就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如果领导小组中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件事情就不能做,因为大家都是主人。最后还要上报到我这儿来,由我决定哪个方案好。

只有法才能使众生觉悟,
众生觉悟了,任何外在力量也摧不垮

这次泰顺的同学一定要我把他们送给我的礼物带到开化来,就是泰顺茅篷的模型和几个不倒翁。这个茅篷在泰顺已经传开了,连公交车上的售票员都知道:山顶上有个茅篷,是活动的,可以抬着走,居然十九级台风都吹不倒,连一根茅草都没有飘掉,而且山顶上三面都是风口。台风过后,我写了两句话,“十九级台风吹不倒,根根茅草不肯去。” 前一时期在素质培训,我就提出来要有茅篷精神。

我们的团体就好比这个茅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因为这是靠法的力量,而不是靠名和利凝聚起来的。只有法才能使众生觉悟,众生觉悟了,任何外在力量也摧不垮。

身口意都照戒的要求去做,人家对你印象就好了,
所以摄取于僧必须要依戒依法

结戒有十个意义,我们只讲前面三个。第一个,摄取于僧。要把众生摄取到修行团体里,那么你自身要做好榜样。你能依照戒的要求去做,你自身的榜样就好了。从外表看,威仪好,脸上有微笑;内心呢,充满慈悲,希望来的人都能得到快乐;行动上,表现很热情,照顾得很细致,床位铺好,床单被子都换上干净的,还亲自送他到寮房里去;语言上,不说粗话。身口意都照戒的要求去做,人家对你印象就好了。

可是不能有世俗气,不要手搭在他肩上,表示亲热,这样威仪就不好了。说句笑话,你这么亲热,是不是想这只手一搭,另一只手去摸他口袋啊?那他下次见到你就要躲开了,你也摄持不了他。所以摄取于僧必须要依戒依法。

修菩萨法,初地菩萨就是修欢喜,
要使大众在法上得安乐,就要使大众法喜充满

第二,令僧欢喜。要使来的同学天天欢喜,常住同学更应该做到欢喜。修菩萨法,初地菩萨就是修欢喜。

第三,令僧安乐。生活上照顾好,这是世俗法,最重要的是要使他在法上欢喜、安乐,那就要天天给他法,让他法喜充满。假如你不讲法,也不讨论,天天叫大家自修,同学们心会安吗?好比开饭馆的人,顾客来吃饭,那要天天做好的饭菜供应。

你们都是来听法的,所以这几天,我天天讲法,为的是使你们欢喜。我三叉神经疼还没好,本来规定我休息的。我昨天跟他们讲好话,“人家老远来听法,我不讲,他们很失望啊,听磁带和现场听,到底两样的,听磁带至少看不到我的表情,我这个表情还蛮可爱的。”总算争取到一个小时。

确实一边讲一边疼,在房里我一疼就要拿热毛巾敷,讲堂要庄严,不能边讲边敷毛巾,我只好忍着疼讲。今天我又跟他们讲好话,又争取来一个小时。我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要依戒依法摄受于有情,令僧欢喜、令僧安乐。

今天就讲到这里。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