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34-4) (总第234)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4月30日

我们走的是清净道,要给众生戒定慧的安乐,
这才是修行人真正的快乐;不懂佛法,
或者离开了佛法,就不是佛门的修行人

本次提要:

  ■ 只想修行不想培福,修行怎么修得这么自私了?这样下去,你没到成佛,
   也饿死了
  ■ 行菩萨道的人,自己得到了快乐,马上要想怎么把这个快乐给众生
  ■ 个人住房大设备好,沙发、电视、电脑什么都有,这可不是修行人的快乐
  ■ 我们走的是清净道,要给众生戒定慧的安乐,这才是修行人真正的快乐;
   不懂佛法,或者离开了佛法,就不是佛门的修行人
  ■ 没有戒,一切烦恼、愚痴、傲慢、妒嫉都会出来,肯定要闹矛盾

 
只想修行不想培福,修行怎么修得这么自私了?
这样下去,你没到成佛,也饿死了

慈就是予乐,要把自己的快乐给众生,你才能摄持众生。如果你没有给众生快乐的慈心精神,你是摄持不了众生的。从前在莫干山的时候,有个同学表面上看很“像”修行人,经常念经修禅定,可他不发心干工作。叫他去帮厨,他说,“我经没有念完”,念完经,又说,“我还要修禅定”,意思就是他是来学法修行的,这些不是他应该干的事。管厨房的同学就冒火了,“凭什么我要煮饭给你吃?”煮饭的人又不是你雇来的厨师,你要念经修禅定,别人也要念经修禅定呀,修行怎么修得这么自私了?这样下去,你没到成佛,也饿死了。

菩萨法的精神应该是自苦他安乐。从前在厦门的时候,有一次我给女众部的一位老师一只香蕉吃,香蕉已经烂了,她看看我的一只,比她的还要烂。给她吃的虽是烂香蕉,可是比给她吃麦朗当还要让她感动啊。

行菩萨道的人,自己得到了快乐,
马上要想怎么把这个快乐给众生

这一次我在泰顺养病,同学们给我在山顶平地上修了个茅篷,坐在里边修禅定真舒服啊。我就动脑筋,怎么样让大家也得到坐茅篷的快乐。我叫他们在我的茅篷前面,再搞二三十个小茅篷。

这次被我发现这些领导拖拉的秘诀:老师一布置任务,他们就开始研究:茅篷怎么样设计,顶要可以移动,可以打开来看看天空……(众笑)一动脑筋一研究就拖了,其实就做成像我这样的茅篷就够了嘛。结果研究了两天,第三天,别的事情一忙,茅篷只好暂时放放,一放,时间就长了。

我把他们批评了一顿,同学们看他们行动了,特别高兴,在我面前指指点点:一号茅篷,二号茅篷,三号茅篷,四号茅篷……所以行菩萨道的人,自己得到了快乐,马上要想,怎么把这个快乐给众生。

个人住房大设备好,沙发、电视、电脑什么都有,
这可不是修行人的快乐

修好慈无量心,就必须要修好“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这个安乐是指解脱的安乐,安乐因就是戒定慧。世间上以名利给众生快乐,这恰恰是众生痛苦的根源。可现在有些师父给徒弟的快乐,就是房子大、享受多,一个人住24平方的寮房,里边沙发、电视机、电脑什么都有,这可不是修行人的快乐。

我们走的是清净道,要给众生戒定慧的安乐,这才是修行人真正的快乐;
不懂佛法,或者离开了佛法,就不是佛门的修行人

我们走的是清净道,要以慈悲心、以法摄持众生,给众生戒定慧的安乐,这才是修行人真正的快乐。不懂佛法,或者离开了佛法,就不是佛门的修行人。外道也在修行,可是他们不懂佛法,他们修的是外道的行。佛弟子如果不懂佛法、盲修瞎练,那跟外道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法去摄受有情,这是度众生的根本原则。

没有戒,一切烦恼、愚痴、傲慢、妒嫉都会出来,肯定要闹矛盾

修戒定慧的人是最快乐的,拿戒来说,戒能使僧团安定团结。众生有傲慢的习气,个个想当老大,喜欢当领导,想发挥指挥欲、领导欲。说起人家,“你看他干的什么样子?如果我来干,肯定比他好。”对方听了就怄气,“那我不干了,你来干。”他又不干, “没有领导同意,我怎么能去干啊?”那你又何必说这个话呢?何况你干都没有干,你怎么知道你干起来比他好呢?你就是真的干得比他好,也要谦虚一点啊。所以没有戒,一切烦恼、愚痴、傲慢、妒嫉都会出来,肯定要闹矛盾。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