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37-2) (总第250)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5月3日

请善知识讲法,最后还是归纳到令正法久住,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正法久住做贡献

本次提要:

  ■ 给众生佛法的智慧,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众生觉悟,增长善根,成就断
   智悲、法报化三身的功德
  ■ 修行要福慧双修,要了生死,还得靠觉悟
  ■ 能懂佛法,在培福中就能起修行的作用,以修行功德供养佛,功德就大了
  ■ 能听佛法就是法供养,要珍惜在这儿相聚的时光
  ■ 摄受有情,使众生增长善根,离不开戒定慧
  ■ 请善知识讲法,最后还是归纳到令正法久住,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正法久住
   做贡献

 
给众生佛法的智慧,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众生觉悟,
增长善根,成就断智悲、法报化三身的功德

我们请善知识转法轮,给众生佛法的智慧,对自己有益,对众生也有益,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众生觉悟,所以功德无量。

我们已经讲到请善知识讲法能使众生了解佛法,增长善根。善根,就是指戒定慧的善根,佛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修戒定慧才叫功德,朝功德箱里丢钱,那只能叫培福。现在常说“福德”,其实福是培福,德是功德。要想得到功德,首先要学修戒定慧,将来能成就断智悲的功德,还能成就法报化三身的功德。

修行要福慧双修,要了生死,还得靠觉悟

当然修行要福慧双全,除了要有修行的功德,还要培福。我们点香、点灯、做种种供养全是培福,可是如果你不懂佛法,这些仅仅是增加福报,不能算修行。了生死不是靠福报,而是靠觉悟、靠戒定慧。培福培得再好,最多生天,天福享完,还是要掉下来,一般都是掉在三恶道里,稍好一点的掉在人间。不管人间、天上,全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全在生死轮回里。

能懂佛法,在培福中就能起修行的作用,
以修行功德供养佛,功德就大了

假如你能懂得佛法,在培福中就能起修行的作用。比如你知道在佛法里,香表戒,供香,实际上是表示我以清净的戒功德来供养佛;花表禅定,一切成佛的功德都从禅定中出生,就好像一朵花慢慢开放,供花,是表示我以修禅定的功德来供养佛;灯表智慧,供灯,是表示我以得到的佛法的智慧的功德来供养佛。能这样去修供养,功德就大了。

能听佛法就是法供养,要珍惜在这儿相聚的时光

不懂法,你供养只是实物供养;懂得法,既是实物供养,又是法供养。实物供养再大,哪有法供养大?所以不听法的人很可惜啊。

你们能来这儿听到正法,这个福报极大。要珍惜在这儿相聚的时光,一回去,就犹如天上的白云,分散了,什么时候再聚,谁也不知道。

摄受有情,使众生增长善根,离不开戒定慧

我们讲请善知识讲法能培埴众生善根,是结合法供养来讲的。

我们已经讲到“摄受于有情”。我们摄受有情,使众生能够听到佛法,增长善根,离不开戒定慧。前两天讲到戒,佛制戒,是为了使我们能好好修行。制戒的目的和意义,第一就是为了摄受有情,叫摄取于僧,第二是令僧欢喜,第三是令僧安乐,最后的目的还是令正法久住。

请善知识讲法,最后还是归纳到令正法久住,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正法久住做贡献

我们都喜欢听佛法,走的都是清净道,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正法久住做贡献。我讲法的目的,是要让佛教的事业,能像传灯那样一代代传下去;你们来学法修行,培养好了,将来能够弘扬佛法,也是为了使正法久住。所以请善知识讲法,最后还是归纳到令正法久住。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