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8-1) (总第369)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7月29日

修行要从远离世间五欲开始,不回顾过去,
不幻想未来,也不贪著现在的享受

本次提要:

  ■ 戒定慧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不可分开
  ■ 修行要从远离世间五欲开始,不回顾过去,不幻想未来,也不贪著现在的
   享受
  ■ 佛讲的种种修行要求,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进行个性的改造
  ■ 众生之所以烦恼重、个性坏,一是迷恋世间,贪五欲享受放不下,一是受
   邪知邪见的影响
  ■ 个性改造好了,持戒、修定就容易修得起来了,还容易开智慧


戒定慧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不可分开

我们讲经说法总的方向是使众生能够“远离愦闹、寂静无为”。我们这两天是结合“独处静居堪寂味”来讲的,这是《戒定慧基本三学·律海十门·高洁大行品》”里的话,这一句是讲的禅定。戒定慧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来,其中禅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喜欢热闹,贪求五欲,心定不下去,什么都放不下,像这样的人如果不改变的话,很难把禅定修好。

修行要从远离世间五欲开始,不回顾过去,
不幻想未来,也不贪著现在的享受

前面一句“依止律仪喜足生”是讲的戒,后面一句“行想慎观颠倒境”是讲的慧。要进入戒定慧,特别重要的是头一句,“四者身心乐远离”。修行人不要回顾过去,也不要幻想未来,也不能贪著现在的享受,修行要从远离世间五欲开始。所以这四句话,已经概括了修行的整个过程:远离五欲,以戒生定,由定发慧,这也是我们修行的总原则。

佛讲的种种修行要求,
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进行个性的改造

“独处静居堪寂味”,这一句给大家分析得比较广、比较深入,也比较全面。这两天给大家分析的是如何调整、改变我们的个性。人的个性粗粗的划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向好动,一类是内向好静。

释迦佛对个性的调整非常重视也非常有办法,比如持戒,要你做到止恶修善,还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些都是在改变你的个性。出家人走路要非常稳重,不慌不忙,你真能做到这样的要求,你个性中的轻浮急躁、紧张、不冷静、不稳重,慢慢就改变过来了。还有通过说法讲解种种修行的要求,比如要修欢喜心,要修慈悲心等等,这些法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进行个性的改造。我们能够依教奉行的话,自己的个性慢慢就起变化了。个性、情绪、思想意识,都包括在今天的心理学里。

众生之所以烦恼重、个性坏,一是迷恋世间,
贪五欲享受放不下,一是受邪知邪见的影响

正法时期的众生,烦恼比较轻,也就是说个性比较好。那时候真正个性非常坏的人是少数,即使这种人,他的本性还是比现在的人好得多。这种人一般都是受邪师邪说的迷惑,走了邪路的缘故。一走了邪路,对释迦佛讲的话非但不能依教奉行,而且还向相反的方向去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众生个性更差了。有几种原因,一种是迷恋世间,贪五欲享受,再加上执著,放不下、舍不掉,始终迷迷茫茫醒不过来。还有一种原因,佛门内外如今都存在邪知邪见,佛门外面是世间范围的邪见,佛门里边则是直接违背佛的教导、破坏我们修行的邪见。

个性改造好了,持戒、修定就容易修得起来了,还容易开智慧

现在末法时期,众生持戒、修定已经不容易了,能破邪除迷、使自己醒过来,也不容易。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如今众生个性、情绪上的区别。如果我们能从这方面去自我改造、自我教育,个性变好了,那么持戒、修定都容易修得起来,还容易开智慧,因为这些都是众生心理上的东西。

世间上也讲心理,佛教也讲心理,不过佛教讲心理讲得更加深透、更加彻底、更加高层。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