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86-8) (总第568)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年5月7日

菩萨法的对象是众生,
菩萨是在众生中修菩萨行成佛的

本次提要:

  ■ 菩萨法的对象是众生,菩萨是在众生中修菩萨行成佛的
  ■ 修菩萨法,就是修对众生的悲心和从悲心中产生的智慧
  ■ 在众生面前修贪瞋痴,将来就会受贪瞋痴的果报
  ■ 世俗气都包含着贪瞋痴,都执著于我,修行就是要去掉贪瞋痴,扫除世俗气
  ■ 如果你带着烦恼的知见、观点是正确的,岂不是靠烦恼就能成佛
  ■ 进了修行的团体,仍然是我执、法执一步也不肯放松,修行上就得不到利
   益了
  ■ 规章制度是一种保护,保护大家安定团结,能够过和合的生活
  ■ 执著于“我”“我所”,不顾群众的利益,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在世间上也
   讲不通

菩萨法的对象是众生,
菩萨是在众生中修菩萨行成佛的

成佛的因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念念不忘众生,菩萨是在众生中修菩萨行成佛的。菩萨修行成佛靠谁?你们只知道靠佛讲的法,佛讲的法只是理论呀,光修理论能成佛吗?修要有修的对象,菩萨法的对象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你修不起菩萨法,也成不了佛。

修菩萨法,就是修对众生的悲心
和从悲心中产生的智慧

既然如此,修菩萨法的人能离开众生吗?修就是修对众生的悲心和从悲心中产生的智慧,如果在众生里边,你不修自己的悲心,也不去圆满自己的智慧,你在修啥呀?

在众生面前修贪瞋痴,
将来就会受贪瞋痴的果报

有人修名利,名利就伴着贪瞋痴,你在修贪瞋痴啊?你在众生面前修了贪瞋痴,你将来要受报的。将来众生也在你面前给你贪瞋痴:众生给你一个贪爱的境,让你对他贪爱;众生给你瞋恨的境,让你对他动瞋恨心;众生给你愚痴的境,让你醒不过来。在一个僧团里,在一个大众的团体里,哪能这么样随随便便对待众生?一切都有因果的。

世俗气都包含着贪瞋痴,都执著于我,
修行就是要去掉贪瞋痴,扫除世俗气

如果你产生了贪瞋痴的心,那都是烦恼心。世俗的生活贪瞋痴泛滥,修行就是要去掉贪瞋痴,所以我们这里特别强调要扫除世俗气。每一种世俗气全包含着贪瞋痴,世俗气都是执著于我,执著于我的脾气、我的观点、我的道理、我的知见。还有种脾气,喜欢跟人抬杠,现在叫“逆反心理”,俗话说“看谁凶得过谁”。

如果你带着烦恼的知见、观点是正确的,
岂不是靠烦恼就能成佛

你在烦恼的圈子里,你的知见、观点能正确吗?如果是正确的话,岂不是靠烦恼就能成佛?偏偏有些众生,可能他从小家庭教育不太好,成年以后也是这个脾气,在世俗上谁看见他都怕,谁都要让他一步,谁都不敢说他。如果进了佛门也是这样脾气,你修行修反了。

进了修行的团体,仍然是我执、法执一步也不肯放松,
修行上就得不到利益了

我执、法执,最坏的就是这个“执”字,一步都不肯松。纠察也管不着他,同学也管不着他,执著得这么厉害!你进入一个团体,希望这个团体帮助你,给你带来利益,可是你样样反做,你究竟是制造了危害,还是得到了利益了?你到地狱里去称英雄,那可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希望大家在这个团体里,好好接受磨练,好好断烦恼,当然我们有区别的,对新同学从宽,对老同学从严。

规章制度是一种保护,保护大家安定团结,
能够过和合的生活

“佛法出世间,不违世间理”,不能违背世间的道理。世间的道理从好的一面来说,还是对每个人进行保护的,比如说法律是一种保护,法律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而制定的。同样地,我们这里的规章制度也是一种保护,是为了保护大家安定团结,能够过和合的生活。

执著于“我”“我所”,不顾群众的利益,
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在世间上也讲不通

现在国家提倡和谐社会,宗教场所要做到和谐宗教场所,这些全是保护。无论什么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国家的法律,第一条,必须对人民有利,必须是保护人民的。可是我执厉害的人就想不通,因为他执著一个“我”,执著一个“我所”,这么样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跟保护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了,就形成了他个人知见、个人观点、个人的理由。你这么样做,先不说我们今天在学菩萨行,在完成菩萨事业,就连世间上也讲不通啊。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