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16)           


世界名人谈佛教
 (16)

佛教与其他宗教

佛教犹如人的手掌,其他宗教就像生长在其周围的指头一样。   ——唐· 蒙卡

Buddhism and other faiths

Buddhism is like the palm of the hand, the other religions being the fingers. ~The great Khan Mongka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

憍陈如等五人听了佛陀的开示,受到了极大的感动,认为佛陀所开示的确实是至理名言。佛陀在鹿野苑住了下来,继续向他的五个随从讲他证悟的道理。

佛陀在鹿野苑住了三个月,这是释迦牟尼第一次说法,佛教史称之为“初转法轮”。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正确的理解

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心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萌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学佛是一项改造生命的工程。佛陀圆满的三德之一即是“断德圆满”,他所断除的正是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只有在烦恼去除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一切正是我们济世度人的基础。(摘自《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济群法师著)

        种族平等的先驱者

《杂阿含》卷第二十……时,摩偷罗国王,是西方王子,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礼摩诃迦旃延足,退坐一面,问尊者摩诃迦旃延:“婆罗门自言:‘我第一,他人卑劣;我白,余人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是婆罗门子从口生,婆罗门所化,是婆罗门所有。’尊者摩诃迦旃延!此义云何?”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摩偷罗王言:“大王!此是世间言说耳——世间言说言:‘婆罗门第一,余人卑劣……大王当知!业真实者,是依业者!’”(业决定尊贵卑劣)

王语尊者摩诃迦旃延:“此则略说;我所不解,愿重分别。”尊者摩诃迦旃延言:“今当问汝,随问答我。”即问言:“大王!汝为婆罗门王,于自国土,诸婆罗门、刹利、居士、长者,此四种人,悉皆召来,以财以力,使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皆如意不?”答言:“如意!” 复问:“大王!刹利为王、居士为王、长者为王,于自国土,所有四姓,悉皆召来,以财以力,令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皆如意不?答言:如意!复问: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别!……”
                        (摘自《法海点滴》惟明法师编)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乙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 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与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摘自《弘一法师演讲录》)

佛教道德观
释隆莲

瑜伽戒中开性罪,是为大事因缘,权衡轻重不得已而为之。如经中说杀一恶人而救五百将证阿罗汉的人的事例,这就是以少数与多数、正义与非正义而判断行为。同时说这种行为对恶人也是慈悲,因为如果恶人杀了五百将证阿罗汉的圣人,他将堕无间地狱。不让恶人犯极恶大罪,对恶人也是慈悲。尽管如此,如果比丘等出家众,依菩萨戒开了性罪,从比丘戒角度说,仍然是犯了比丘戒的根本戒,不能算比丘。如西藏佛教史上刺杀恶王朗达玛的比丘,仍然自认失去了比丘身份。(摘自《法音》1991年第四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