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59)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何为佛教的道德准则 ①

我们在佛陀给小沙弥罗跋罗的告诫中找到答案。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有害,于他人有害,或于自他有害,然此事即为生苦之恶业,你定要远离之。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无害,于他人无害,或于自他无害,然此事即为生乐之善业,你定要多事之。”

在衡量道德价值时,一个佛教徒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牲畜也不排除在外。

佛陀在《慈经》中开示道:“如同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独生儿子,愿每一个人对一切众生培养无碍慈念。”

《法句经》第一百二十九偈:

一切惧刀杖,一切惜生命,以己度他人,无害亦无杀。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

佛教的命运观 ①

很多人推究世界的本源,找不到答案,于是就认为有个超自然的神灵在起着支撑与主宰作用,于是顶礼膜拜,认为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中。遇到些问题就自甘认输,以为命该如此,这是悲观主义的思想。还有些人,自认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因果报应,人死如灯灭,所以什么也不畏惧,任何恶事都敢去做,这是极端唯物主义者。

佛教并不否认命运的存在——这里所说的命运是指现实人生中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境遇和状况。大千世界,绚烂多彩,人与人千差万别,有富贵贫困之分,有聪颖愚笨之别,有健壮体弱之异,所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一切在佛教看来都不是命中注定的,它们的改变与否完全在于我们的一颗内“心”。(摘自《龙泉佛教》体恒法师)

◇◇◇◇◇◇◇◇◇◇◇◇◇◇◇◇◇◇◇◇◇◇◇◇◇◇◇◇◇◇◇◇◇◇◇◇◇◇◇◇◇◇
佛教的四大魅力 ①

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门类相比,佛教究竟有哪一些特殊魅力吸引了广大中国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很冒险,容易得罪很多传统的文化派别。但我还是想从存在方式上,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佛教的第一特殊魅力,在于对世间人生的集中关注、深入剖析。

其他学说也会关注到人生,但往往不集中,不深入,没说几句就“滑牙”了,或转移到别的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上去了。它们始终认为人生问题只有支撑着别的问题才有价值,没有单独研究的意义。例如,儒学就有可能转移到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问题上去了,道教就有可能转移到如何修炼成仙的问题上去了,法家就有可能转移到如何摆弄权谋游戏的问题上去了,诗人文士有可能转移到如何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问题上去了。唯有佛教,决不转移,永远聚焦于人间的生、老、病、死,探究着摆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余秋雨)

◎◎◎◎◎◎◎◎◎◎◎◎◎◎◎◎◎◎◎◎◎◎◎◎◎◎◎◎◎◎◎◎◎◎◎◎◎◎◎◎◎◎

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下 

3 十地经论之翻译与地论之开宗

宣武帝永平元年(西元五O八年),北天竺菩提流支来洛阳,奉敕并中天竺勒那摩提、北天竺佛陀扇多,暨义学缁素,共译出世亲之十地经论;自是无著世亲之教义流传于北朝。关于地论之翻译,有勒那、流支二人别处别译说;又有勒那、流支、扇多三人别处译说,慧学对校三本之同异,特调和流支勒那义,揉成一本,后自造注疏,且宏讲之;于是开地论一宗,梁、陈、隋顷,于北方盛行。此宗立梨耶净识说,谓阿梨耶识即是真如。当时佛教思想之中心,几为地论。然地论开宗后,未几、自生相州(今河南彰德)南道、相州北道二派:禀教于慧光之法上、慧顺、道恁、慧远等,并其门下一派,曰相州南道地论家;又曰南道师。受学于菩提流支之道宠一派,曰相州北道地论家;又曰北道师。北道地论家计梨耶(此宗以梨耶为妄识)以为依持,生一切法;南道传地论宗之正统,计真如以为依持,生一切法。及唐华严宗勃兴,此遂不别传。或谓华严宗由南道地论宗转成。
                     (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