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72)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佛教的主要特色

路莎伯爵评论说:“在历史伟大宗教中,我更喜好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因为它几乎没有迫害成份。”

在佛陀的名义之下,不曾有一块清净圣地被无辜妇女的鲜血染红,不曾有一个真诚的作家被活生生的烧死,没有残忍烧烤外道之事。

佛教不传教神秘之法,不讲神术。佛陀通过心智的修习,无疑具有超人的力量,但是他没有化显神通。Yamaka—patihariya被错误地解释为双足神通,只有佛陀才能示现。在此特别情况下,佛陀通过心智的力量,同时从身体的毛孔里放射出火和水。

佛教感兴趣的是理智,而非感情信仰;佛教关心的是信仰大众的素质,而不是其数目的多少。

[注]① Yamaka-patihariya常被翻释为唯有佛陀可以化现的双运神通,以他的神力,他可以同时从毛孔里放射出火和水。《无碍解道》注疏说火和水是指红色和蓝色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

有人说:“佛教是向往来世,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这话是否有道理? ②

目光远大的人,为长远利益着想,会放弃眼前利益,佛教徒为来世和永世的幸福,为众生的幸福,淡化和放弃自己眼前的利益,正是佛教伟大的价值观的体现。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有益无害的价值观念被视为“消极”的话,那么什么是“积极”的呢?难道像野兽似地残酷争夺生存空间,不择手段地在名利场上进行竞争,才是值得提倡的积极的价值观吗?善恶、是非颠倒到如此地步时,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完)

(摘自《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多识著)

◇◇◇◇◇◇◇◇◇◇◇◇◇◇◇◇◇◇◇◇◇◇◇◇◇◇◇◇◇◇◇◇◇◇◇◇◇◇◇◇◇◇

佛教信的是什么 ①

佛教信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对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非常感恩。感恩于他的智慧,感恩于他的启发。他成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佛教信的是什么?我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我粗浅的回答:

一、佛教信的是正道

人,不能不走路。路走错了,那就坏了。人生很多错误的产生,就因为路走错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失足,失在何处?失在足下,失在路走错了。路,就是道。道,不通,是死路。通了,叫通道。一个人走向目的地,必须找到走向目的地的通道,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道就成了导向、导引,引导你到达目的地。

(摘自《中国佛教论坛网》觉真)

◎◎◎◎◎◎◎◎◎◎◎◎◎◎◎◎◎◎◎◎◎◎◎◎◎◎◎◎◎◎◎◎◎◎◎◎◎◎◎◎◎◎
唐代之佛教 ①

1 高祖与佛教

唐高祖亦崇信佛教,尝造旃檀佛,又尝立胜业、慈悲、太原、义兴等寺,并尝诏依佛制正五九月及十斋日不得行刑屠钓。然太史令傅奕,在隋为道士甚不得意,及为令,前后七上疏,请除罢佛教,词皆激切。帝颇惑之,以其疏付群臣杂议。大臣皆言佛法兴自累朝,弘善遏恶,,理无废弃。弈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著高识传。同时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与弈相辅,排击佛教。帝复以奕疏颁示诸僧,问出家于国何益。法师法淋,作破邪论二卷,博引图书及道教经籍,大略中明佛教彻万化之源,而孔老立言,特域中之治,未扬远涂,非尽究竟之理,凡出家者,守志明道,弘善兴福,启迪昏迷,利国非浅。法师明概,作决对论,责谤佛僧八事。法师惠乘,作辩正论,十喻九箴,破李仲卿之谬。合秦王府典仪李师政之内德论,进之于朝。帝由是悟奕等誉道毁佛为协私,遂兼汰二教,下诏以沙门、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而寺观邻接廛邸,溷杂屠酟,非所以为垂教。其僧道戒行亏阙者,并令罢道。精勤练行者,并就大寺观居止,供给衣食。京师留寺三所,观一所,诸州各留一所,余皆罢之。然未几以秦王为皇太子,付以军国政事,大赦天下,停前诏。(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