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利器之轮》
诗选(4)

法护上师著 永楷、满华合译

032

       当我们拜忏礼佛却未能如愿以偿时,

       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

       恶作还得自受。

       直到现在,
         我们总是依赖神明或劣行来寻求解脱。

       自今以后,
         让我们改换另一个方向并离弃恶行。

【注释】我们希望以种种的礼拜仪式来消灾免难,但往往徒劳无功,甚至病情反而加重。我们不应曲解礼拜的意义。礼拜无效是因为我们过去积聚了许多恶业。

这时候我们应该修持“施与受”,并同时想想利器之轮因我们习惯倾向于邪见而如何回转到我们身上。此后,我们尽量避免造恶业。

033

       当我们祈求三宝但所愿无一实现时。

       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

       恶作还得自受。

       直到现在,
         我们仍不完全信赖诚实无欺的佛陀。

       自今以后,
         让我们以佛法僧三宝为唯一的依止。

【注释】纵使我们一再祈求三宝加被,让我们长寿、富贵,但我们却一无所得,这是因为我们过去对三宝不敬,支持歪曲的教义,不信教法,信心薄弱。

自今以后,下定决心无论面对任何处境,我们只以三宝为皈依,以佛陀为导师、佛法为指引、僧团为益友,如是以亲近三宝作为我们的修持重心。

034

       当疾病致使我们残废或外力伤害我们时,

       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

       恶作还得自受。

       直到现在,我们犯戒激怒护法神恶业累累。

       自今以后,让我们摒除一切偏见广修诸行

【注解】 ①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三种层次动机,即有三种心灵训练的层次。下士道的动机是为了更好的来世而努力;中士道的动机只为求自己在轮回的恶性循环中获得解脱(涅)而努力;上士道者身为大乘道的信徒,以菩提心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证悟佛道而努力。

【注释】由于我们退失了愿心与承诺,故遭受中风、类似苦恼和魔障所缠。很多人因邪灵的侵占而疯狂,其起因乃由于对本尊及咒语持否定态度,以及低估了它们的效力。

咒语(Mantra曼怛罗)是什么?“曼”(Man)指心,“怛罗”(Traya)指保护者或响导。这心灵的守护者指三乘之道及阶位。在密教的修行中,我们要去除一切的执著,而在显教中,圆满修行之道是要降伏所有的邪见。假如我们能这样去修行,便可达到崇高的境界。

035

       当我们如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不知何去何从时,

       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

       恶作还得自受。

       直到现在,
         我们总是扰乱上师及他人搬家离席。

       自今以后,
         让我们永不再残忍地迫使他们搬迁。

【注释】当我们失去自由,被人放逐或毫无选择地沦为奴仆时,意味着我们过去曾经逼使我们的上师及父母离开他们的住所,并驱逐他人远离家园。自今以后,我们非但不应驱逐他人离开其住所,反而要协助他们寻找依止的归宿。

036

       当我们的农作物频遭旱水雹霜害时,

       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

       恶作还得自受。

       直到现在,我们总是无法信守诺言。

       自今以后,让我们严持一切清净戒。

【注释】我们再三地遭受到旱灾、雹暴及其他天然灾害。或许我们的牛长得不健壮,我们所播的种子被昆虫吃了,以至我们得不到任何收成,这是利器之轮的回转。从前我们不遵守道德,而且没有信守对上师许下的诺言。若我们的道德漏洞百出,果报成熟时,会在我们的器世间现行。

从此刻开始,尽可能清净地维持对密教的承诺和遵守所持的戒。在家居士应清净地遵守他们的清净戒。这些戒条是佛应众生所需而制定的,因此是可以修持的。

037

       当我们一贫如洗又满腹贪欲时,

       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

       恶作还得自受。

       直到现在,我们吝啬且疏于供养三宝。

       自今以后,让我们敞开心胸慷慨布施。

【注释】当我们祈求富贵却毫无成效,仍贫困如故,这是过去世吝啬的行为所致。过去我们没有供养三宝,也没有布施给穷苦的人。我们应该观想“施与受”,并切记一味吝啬而造成今日的果报。我们应从今朝起尽未来际供养三宝、僧伽和穷人。

阿底峡尊者曾说:“积聚财富是没有用的,因为当我们死后,财富并不能伴随我们,而在现世中,将财富布施却是未来的宝藏。”

佛陀时代,有一对夫妇住在一座富丽堂皇足可比美财神的寓所。虽然女主人知道阿阇世王是个贪婪、易怒的人,但屋主不顾妻子的规劝,仍邀请阿阇世王前来。国王到来时,女主人边倒茶,边掉眼泪,并连忙致歉:我并非不欢迎您,只因您的衣服沾满了烟味。阿阇世王后来命令这对夫妇把他们的房子和王宫对换,结果国王得到的房子竟变成了一栋平凡的石屋,而夫妇两人获得的王宫却变得更加富丽堂皇,这乃因这对夫妇过去曾布施住所给佛陀及众生的缘故。

供养的发心比所供养的东西更重要,例如:有一对很贫穷的夫妇,穷得只有一件衣服可穿,他们只好轮流穿出去行乞。有一天,世尊来到这个城市,很多人来供养佛陀。老妇人见了非常欢喜,深知自己因缺乏福报造成她无以供佛,遂想效行供养以免来生更加贫困。便问阿难她可否供养这件布满跳虱的臭衣服,而且为了避免在佛陀前裸露,还商定次日将衣服摆在石头上。一切依言进行后,佛陀非常地欣慰,并以他的金手拿着这件衣服走了一里多的路。

我们当行清净的布施,伯达瓦格西(Geshse Potawa)说过:“不要布施青绿蔬菜的枯黄部分,或奶油的绿色部分(变坏的奶油)。”他又说:“不要供养连你自己都不能忍受它的气味的香。”同样地,不要为了省钱而吝于在佛前供养,这会使你的功德减少。无论何时,饮用食物之前,我们总应先行供养。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