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二、令僧欢喜
能海上师注:如法知事、如法羯磨、增德除罪、六和相亲、四缘调顺、身心无违、欢喜不诤、犹如水乳。
互相赞叹,彼此都有功德,气恼也就没了
提要:
·互相赞叹,彼此都有功德,气恼也就没了
·要虚心接受批评,可不要矮下去,人矮下去了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会像傻瓜
那样没精神
·如果佛弟子在某些错误言论影响下,个个都自卑泄气,对修行成就失去信心,
对佛的事业不敢挑重担,别说你个人成就没希望,连整个佛教都没希望了
·虚心可不等于自卑,也不可利用表面上的虚心宣扬自卑,没有雄心壮志,成佛
就慢了
·自尊跟傲慢是两回事,看他人功德是为了尊重他人,看自己功德是为了培养
自尊心,不是为了傲慢
互相赞叹,彼此都有功德,气恼也就没了
“彼此功德互相赞叹”,彼此都有功德,互相赞叹,气恼也就没了,大家也争不起来了。争论无非都是凭自己的偏见说对方的过错,你说我错,我不服气偏要争一争;越争越气,大家都不肯停。彼此功德互相赞叹就不会这样,在讨论问题时也就会好好分析说明,因为彼此没有气恼。
要虚心接受批评,可不要矮下去,人矮下去了
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会像傻瓜那样没精神
问问大家,人是矮下去好还是高起来好?我是反对矮下去的。所以你们犯了错误,应该虚心接受批评,但是人不要矮下去!矮下去了就起反作用了。往往批评太多,管得太严,训话太多,这个人就会矮下去,结果像泄了气的皮球,不正常的矮全像傻瓜那样没精神。
如果佛弟子在某些错误言论影响下,个个都自卑泄气,对修行成就失去信心,
对佛的事业不敢挑重担,别说你个人成就没希望,连整个佛教都没希望了
现在末法时期奇形怪状,很多人都在主张矮,经常有人宣扬末法时期修不好,因为全是“苦恼众生”、“业障深重”、“没有希望”、“只有靠佛”,全在使人矮下去。佛说“修行靠自己”,他说“求菩萨保佑”;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他说:“我不敢打这个妄想”,这还有什么希望呢?释迦佛的弟子进了大雄宝殿,也不看一看“大雄宝殿”这块匾,你没有雄心壮志,哪像小狮子?一点没有释迦佛的大雄精神,惭愧不惭愧?这样下去,如果佛弟子在某些错误言论影响下,个个都变成了自卑泄气,对修行成就失去信心,对佛的事业不敢挑重担,别说你个人的成就没有希望,连整个佛教都没有希望了。
虚心可不等于自卑,也不可利用表面上的虚心宣扬自卑,
没有雄心壮志,成佛就慢了
虚心可不等于自卑,利用表面上的虚心宣扬自卑,这种人连普通心理学都不懂。我现在忙着出书出杂志,但也得抽些时间扫扫你们的自卑心态和形象。例如你们走路,腰弓着,头低着,我就要说,“头抬起来,腰直起来。”假如你说:“我没有文化,看来不行。”你这么讲,人就矮下去了。你要说:“我行!”人就挺起来了。(众笑)文化不高,先把意志力、雄心壮志培养出来。没有雄心壮志,成佛就慢了。
自尊跟傲慢是两回事,看他人功德是为了尊重他人,
看自己功德是为了培养自尊心,不是为了傲慢
应该彼此看功德,要看到我们从事的弘扬正法事业的功德,也要看到你今天在弘扬正法、度众生佛陀的教育事业里作为一个成员,不管贡献的能力大小,功德也不小哇,因为这个事业功德大,种子大,果就大。大家互相赞叹,就是要让你知道自己的功德。有人说:“这样岂不太我慢贡高了。”自尊跟傲慢是两回事,我们看功德,不是为了傲慢,看他人功德是为了尊重他人,看自己功德是为了培养自尊心,要尊重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