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二、令僧欢喜
能海上师注:如法知事、如法羯磨、增德除罪、六和相亲、四缘调顺、身心无违、欢喜不诤、犹如水乳。
每个人受的影响就成了自己所认可的观念,符合这种观念就认为没错,跟这种观念不同,就合不起来
提要:
·佛门没有规矩,戒律、威仪不好,佛法不懂,整天忙跟修行无关的事,不仅
释迦佛要伤心,年轻一代也苦恼啊
·如今佛门赶经忏很普遍,这是居士造成的
·每个人受的影响就成了自己所认可的观念,符合这种观念就认为没错,跟这种
观念不同,就合不起来
佛门没有规矩,戒律、威仪不好,佛法不懂,整天忙跟修行无关的事,
不仅释迦佛要伤心,年轻一代也苦恼啊
有些地方唸经时也有人吵架,法师在讲法,墙角里在打架,有的在给人递小纸条,有的在打瞌睡,反正有屋柱挡着,法师看不见,连大众大声唸经也没能使他醒过来。这些地方规矩没有,犯戒随随便便,威仪也不好,佛法也不懂,整天在忙跟修行无关的事。尤其是游客多的地方,一个忙卖门票,一个忙去茶馆泡茶,一个忙着去素食馆端菜。寺院本是学习佛法的高等学府,却成了茶馆、素食馆、游乐场,这就是如今年轻一代出家后面临的现状。年轻一代最最宝贵啦!佛法全靠年轻一代继承,哪可叫他们干这些事情?释迦佛看见了要伤心,年轻一代心里也苦恼啊!
如今佛门赶经忏很普遍,这是居士造成的
现在更普遍的就是赶经忏,不客气地说,这些事首先坏在居士身上。有位法师讲经时曾讲:因为居士口袋里有钱,要做经忏,所以出家人才去赶经忏,这样一搞,听佛法、唸佛、诵经、修禅定就没时间了。所以法师说:是居士害了出家人,如果居士不拿钱来做佛事、赶经忏,出家人总不见得挨家挨户去兜生意:“你们家里死了人吗?”
每个人受的影响就成了自己所认可的观念,
符合这种观念就认为没错,跟这种观念不同,就合不起来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就是见不和。见是见解,就是观点。一个人的观点是根据他的思想,思想从哪里来?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一接受,就成为头脑中的观念,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观念来判断是非对错,符合这种观念就认为没错,跟这种观念不同,就合不起来。
很明显的事实,你听了这种话,受了这种影响,就是这种观点,他听了那种话,受了那种影响,就是那种观点。这种观点的话:“咱们都是钝根,三藏十二部能学得完吗?让别人去学好了。”“要听法,只要听一个人讲的,听多了反而思想紊乱。”那种观念的话:“佛说过,皈依三宝就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弟子哪能不学佛法呢?不学佛法,没有智慧,怎么转变愚痴?怎么了脱生死?怎么断烦恼?”
一个说,“要持戒,以戒为师”,另一个说:“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讲戒啊?”一个想修禅定,另一个说:“修禅定要着魔的。”一个想听法,求智慧;另一个讲:“向愚夫愚妇学习。”这方面的观点:“你们出家了怎么还学跳舞?”那方面的观点:“跳舞是运动,至少冬天脚上不会生冻疮,也有好处啊。”
一个观点说:“你们实在太可怜,学这学那,不知道只要一句佛号,三藏十二部全在里边了,只要一句佛号,烦恼就断掉了。”另一个观点:“你去看看佛门里,到处都闹不团结。做错事情的、出现怪现象的,全是那些对佛法一知半解的人搞的。懂佛法了,他也不会对释迦佛做坏事,背这个可怕的因果啊。”
有的人还想把国外的一套搬到中国来,中国和尚不娶老婆的,有个国家的和尚如今不娶老婆的很少很少;中国和尚吃饭在斋堂里过堂,那个国家的和尚,小汽车一开,全家到酒家去吃饭。
佛学苑规定一律不做佛事,可是去年来了个外边的和尚,对几个学僧说:“有的地方做佛事富得不得了,你们呆在这种小地方干什么?也不到外面去见见世面。”见解不同,怎么也合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