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四、未信者信
能海上师说:威仪幢相,仁慈和美,德充乎中,最能感化,马胜尊者,调伏骄王,不以神通,不以说法。
佛弟子的行为、做法使人家对佛门
生不起恭敬心,就是以身谤法
提要:
·外德内德都具足,最能感化众生,如马胜比丘威仪幢相调伏骄王
·引众生进佛门,我们自身先要做好榜样
·佛弟子的行为、做法使人家对佛门生不起恭敬心,就是以身谤法
四、未信者信
能海上师说:威仪幢相,仁慈和美,德充乎中,最能感化,马胜尊者,调伏骄王,不以神通,不以说法。
能海上师说~比丘以二百五十戒庄严身心,世人见之,无不尊仰,犹如满月,法润四方,世间一切无讥毁者,由信乐故,入佛法门,胜于说法神通教化,如马胜尊者调伏骄王。
~如此之僧团,能令未信者信。
清定上师说~未信者信,信已增长,此二条于弘法方面,佛法之弘扬,与普通宗教不同(如异教做广告),佛法是以威仪幢相、如法行持弘扬佛法,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不作违反人民利益之事。
|
外德内德都具足,最能感化众生,如马胜比丘威仪幢相调伏骄王
今天我们讲《制戒缘起》十个意义中第四个:未信者信。戒的作用能使没有信佛的人对佛教产生信心。“能海上师说:威仪幢相,仁慈和美,德充乎中,最能感化。”前两句讲外德,第三句讲内德,外德内德都具足,去度众生,最能使众生感化。
“马胜尊者,调伏骄王,不以神通,不以说法。”这里特别提出马胜比丘不以神通、不以说法,以他的威仪幢相就能调伏骄王。
引众生进佛门,我们自身先要做好榜样
能海上师说:“比丘以二百五十戒庄严身心,世人见之,无不尊仰”,我们自己信佛了,也希望众生都能信佛;我们受了戒,也希望,进了佛门的众生,没有受戒的都能受戒。要达到这种愿望,我们自身首先要做好榜样。众生都在看着我们,我们表现好,他就会产生信心;我们表现不好,他就有顾虑。常听到这句话:“现在佛门变成这个样子,我进佛门干什么?”在家人看到出家人不像样,他出家的心也就退掉了。
佛弟子的行为、做法使人家对佛门
生不起恭敬心,就是以身谤法
我年轻时认识一个沙弥,他说:“我要一辈子当沙弥。”可能他看到有的出家人受了具足戒,却对戒随随便便,他感到害怕:“如果我受了两百五十条戒,跟他们在一起,我也会受他们影响,慢慢对戒不重视了,那就要背罪过。”
所以佛弟子表现不好,使人家对佛法失去信心,使佛法逐渐衰落、佛门逐渐变样,乃至最后佛教灭掉,这个罪过很大。即使你口头上没有谤法,可是你的行为、你的做法,使人家对佛门生不起恭敬心,这也是谤法,这叫以身谤法。
谤了法就有谤法罪,谤法罪是很重的。释迦佛讲过,“即使把南赡部洲的佛塔全部毁光”,毁佛塔的罪非常大,因为佛塔里边放的是佛的舍利,是代表佛,毁坏一个佛塔,罪过已经很大了,毁坏这么多佛塔,罪更大了。可是这个罪跟谤法罪比,“百分不及一”,也就是说谤法罪比这个罪还要厉害一百倍,一百倍也只是个形容词。还说,“杀死恒河沙数那么多阿罗汉的罪”,杀死一个阿罗汉就要下无间地狱,何况杀死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阿罗汉,可这个罪跟谤法的罪比,“百分不及一”。
如果你进了佛门,做出的事情给人极坏的印象,这就是在以身谤法。在佛门里,居士要恭敬出家人,要把出家人当师父,因为出家人代表如来形象,他们身上有两百五十条戒的功德;出家人对居士也要恭敬,因为出家人把居士看成父母。而且佛对出家弟子要求更高,出家人穿的衣服叫忍辱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