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期,找不到内外俱佳的善知识,内德充盈,但外表不太好的善知识也可以跟他学
提要:
僧团里的矛盾,往往都是由于没有学好修好六和
咱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起什么大矛盾、大烦恼,可是小矛盾、小烦恼每天都在所难免,都是由于六和没有学好修好,所以事情没做好,没有完全负起责任来,没有完全做得细致,起了矛盾。有时候今天该完成的事情,一懒惰嘛就推到明天。你这么一推嘛,跟别人的工作就配合不起来喽,那么别人的工作也出了矛盾喽,结果又起差错,又起烦恼。所以这看起来是小事情,实际上我们都要弥补这方面的漏洞。
依四缘生活,修头陀行,渐渐就能看到僧人内德充盈,
这比外表的庄严更殊胜
“四依头陀,渐渐乃见”,依靠四缘生活。出家人,最好能修头陀行,头陀行就是苦行。这样子渐渐能够看到,“僧行内德,尤胜外表”,一个僧人如果在自己的内心上好好修,内德充盈,“尤胜外表”。如果说外面好,里边内心也好,这就非常好了。如果说,外表好,里边内心肮脏得很,甚至于出了蛀虫,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众生上当。
外表好看,味道很差,这样的梨最容易使人上当
以前能海上师打了一个比喻。梨子有四种,一种呢,梨的表皮很难看,一看就知道这个梨不好吃的,吃起来呢,又是硬又没有什么甜味,这种梨问题不大,为什么?没人买,没人买也就是没人上当。还有一种梨呢?外表非常好看,吃起来非常甜,这种梨就是头一等。还有一种梨呢,样子不太好看,可是你吃起来,里边是非常好,很甜啊,很嫩啊,这种梨啊你不会上当。最不好的一种梨,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好,可是你咬进去,非但没有甜味,一咬,里边都蛀掉了,还有两条虫爬出来,买的人肯定要说:“我上当了,上当了。”现在买东西上当的人很多啊,用什么方法使人上当呢?就是表面做得非常漂亮、精致高贵,其实里边是最最差的东西,这就是骗人。
末法时期,找不到内外俱佳的善知识,内德充盈,
但外表不太好的善知识也可以跟他学
能海上师是用梨来比喻什么呀?就是比喻善知识。最好的善知识外貌内德全好,如果找不到,你千万不要去找表面很好、里边很坏的这种“善知识”,世俗心名利心很重,贪瞋痴泛滥。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内心很好,充满着出离心菩提心,内德充盈,自己修行也很好,就是表面上有一点不太好,或者嘛,喜欢使你不高兴,经常说的话也不赞叹你,经常批评你,火气有时候也比较大,还有的人长相也不太好,还有的口齿也不太清楚,诸如此类,末法时期你能遇到这样的善知识,也可以跟他学,因为你是学他的法呀。某些方面有点差错,你不学就可以了嘛,你学他的法好了。现在末法时期,我们要求也要降低一些。
有人对善知识有一点看不惯,宁愿连法也不学了
可是偏偏现在末法时期,一种不讲道理的的人要求特别高,他只要看到你有一句话讲错了,或者有一件事情他看不惯,宁愿你的法都不学了,“我知道他的法是好的,我知道他的法是完全的,就是因为被我看到这一点,我就要走了。”好像自己很有道理很得意,好像他不是来学法的,是专门来检查善知识今天头发白了几根的?“嗯?你头发白了这么多,一半黑一半白挺不庄严,我走了。”
有人知道自己弄错了,也不肯认错回头,这是愚蠢
还有的呢,等到事情弄清楚了,他自己觉得:“哎呀,我误会了,我弄错了。”可是还是要走,为什么呢?脸上不光彩啊,好像“我怎么会有错呢?而且在同学们中间,我从前气势这么高涨,百分之百的是老师错,结果呢没错,我这儿还能留下去吗?要我忏悔?才不干呢。”傲慢到这样程度!
还有的呢,走出去了以后,醒过来了,又想回来了,可是,到今天还没有回来,为什么?想想不好意思:“我还有这个脸回去吗?回去了,同学们都对我怎么看啊?”就这么样,连法都不要了。“法是好的,法是了不起的,可就是因为这么样的缘故,我宁愿不学了。”真愚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