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上师说:复次,如来正法有二,谓教正法及证正法,教正法即相教,从摄取于僧至惭愧者安等七条,为律仪相教之法,亦是教正法,第八九二条属断惑证果事,即证正法,由教证二法永久不灭,即正法久住也。
讨论:
总结:说“戒律无自性,随缘而起,现在是二千年后,不是二千年前,中国不是印度”,这种说法是不要戒律,如来是一切种智,岂不知二千年后的情况,岂只知印度不知中国?
戒律不因地点环境而有所改变,如来为对治众生烦恼而制戒,二千年前与后的众生,印度与中国的众生皆有烦恼,故一定需要戒。
不受戒的功德与受戒的功德不可较计比量,不受戒的功德仅随缘而作,无主动性,受戒功德乃主动的,是一个庄严的宣誓,自受戒日起,对一切尽虚空、遍法界之众生,不起恼害心,此乃十方诸佛所赞叹,戒乃无作戒,若受戒后不能修行,戒律仍每天增上。
无作戒~新译无表,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动作(即作戒),而一旦生了,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作戒于身口动作息时亦灭,而无作戒则一生之中常相续而发防非止恶之功能,是谓无作戒体。
有人怕持戒后犯戒堕恶趣,持戒后易犯戒,但忏悔决定清净。
虽犯戒后因不忏悔而堕恶趣,然从恶趣出仍决定成就。
对僧宝应绝对尊重,不可因某些错误而轻视毁谤。
比丘具足二百五十条戒,虽全犯尽,亦不失戒香。国王长者不论财势多高,亦不能毁谤三宝,因其本身并无受持二百五十戒。
如来正法有二,谓教正法及证正法
制戒缘起有十个意义,我们已经把十个意义讲完了。下面是几句总结的话。能海上师说:“如来正法有二,谓教正法及证正法。教正法即相教,从摄取于僧至惭愧者安等七条,为律仪相教之法,亦是教正法。”
对如来教法理解不同,但仍然是佛法里的观点。个人的、离开佛法的观点,就不是佛法了
我们常听到有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好话,“学法要学正法。”由于观点不同——观点不同在末法时期是难免的,所谓观点不同就是对如来的教法看法不同、理解不同,释迦佛讲的这个法,你是这么去理解的,他是这么去体会的,这里边就可以展开大大的辩论。不光是现在,过去也是如此,所以在论藏里就有这样的辩论,辩论的时候大家的观点都是佛法的观点。
可是如今这几十年来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更加厉害,观点不同,不同在哪里?一种观点是依照佛法的观点来说,一种观点离开了佛法观点,他是自说自话、随心所欲地说。由于这种个人而不是佛法的观点,它用通俗的语言来迎合末法时期众生的心态,所以很容易弘扬开来。
众生的心态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无非贪瞋痴
末法时期众生的心态,表现是很多很多的,归纳起来无非是贪瞋痴。举个例子,拿病人的心态来说,如果这个病人对医学盲无所知,他对医生有些话就不会重视,对某些话他就喜欢听。比如说医生给他开一张处方,价格很便宜,这个病人一看,心里就高兴,为什么高兴?他贪便宜啊。那么这个方子是不是好呢?如果这个病该用这个药,而你迎合他贪便宜的心理,不给他开这个药而专门给他开非常便宜的药,那就不恰当了,那是迎合病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