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知觉观存念门第十一、不为寿命财物扰乱否? 二、内怀一切能作宽大否?  三、于斗争生起及无义之事,能先见否? 四、一切作为众务,不以好名彰显发动否?  五、作事具妙慧而小心谦谨否? 六、受用莫得,亦不希求后来能得成为某样之正念有否?  七、要知受用十分得有,多成扰乱或至衰残充量之诤讼,时时知觉否?  八、不隐藏他成就之能力否?  九、于其受用节俭最低否?  十、有大势力能作谦小之成就否?  十一、成为不识父者否?  十二、成为不识母者否?  十三、成为不识沙门者否?  十四、成为不识贤善士夫者否?  十五、成为不敬奉尊长否?  十六、于佛作不恭敬否?  十七、于法成为不恭敬否?  十八、于僧伽成为不恭敬否?  十九、于戒等学处正真受习,成为不恭敬否?  二十、于戒律仪有毁犯否?  二十一、于诸根能作护持否?  二十二、不作放逸好爱女人之事否?  二十三、与亲属及异姓之亲属、结党厚密、与大臣等为友,能作远离之成就否?  二十四、若观察多人于我不作厌贱否?  二十五、我所作为成为不法之行为否?  二十六、成为执持非分不如法否?  二十七、成为完全抛弃正法者否?  二十八、成为完全抛弃惭愧者否?  二十九、成为善巧有智人等悉不与共、而不思方便询问于人否?  三十、应自思想成为放逸败坏之习气现行否?  三十一、若如来金口所说一切经教,有不依教住否?  三十二、于超涅槃事业,成为属于悬远之见者否?  三十三、成为颠狂作事,而且积累败坏,身体死后,苦行恶道、邪倒堕落、地狱有情,是我受生处否?  三十四、设若于彼死后,与其命运极坏之诸有情共生否?  三十五、而谁与谁受生彼与彼之颠倒行为,而今成为念念明白者否?  (《能海法师全集第一册·戒定慧基本三学》P95-P97)   世俗环境的影响,加上本身贪瞋痴的种子,就会随之造业
 提要:·世俗环境的影响,加上本身贪瞋痴的种子,就会随之造业
 ·即使不通过有意识的学习,人在无意识中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世俗环境的影响,加上本身贪瞋痴的种子,就会随之造业
  今天我们讲《明智觉观存念门》,这是《律海十门》里的第十个门,也就是《律海十门》里的最后一品。  “明”就是明白,没修行的时候愚痴颠倒,不明白一切的来龙去脉、一切的因果关系。我们生活在世间上,都是接受环境的影响,就像水那样,环境朝向哪一面,我们也跟着流向哪一面。从现实来说,我们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因为人就是在环境中长大的,处于什么环境就会接受什么影响。我们从小长到大,接触的是世俗的环境,就使我们形成了世俗观念,逐渐逐渐这些世俗观念就牢固了,养成了习气,很难改变。再加上本身有贪瞋痴的种子,外在环境又在不断变化,我们就会随之造业。造业造得厉害了,就产生一种力量,叫业力,就这样走完了我们这一辈子的人生。业力有好的有坏的,好的称为善业,坏的称为恶业。  即使不通过有意识的学习,人在无意识中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人的心理状态也是这样,会接受环境的影响,随着环境而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使你没有有意识地去学习,无意识中也会受到感染。拿学习来说,我们有时候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有时候不通过学习,思想观念、心理活动、语言行为也会受到影响,形成这样一种习气,这是无意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