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不谦虚就会闹矛盾,要恒顺众生
·争得厉害,其实是气得厉害
·千年少有无争人
·依顺我,人家要不高兴;依顺人家,我没有不高兴,何乐而不为?
·能送给同学一个欢喜,也是在培福
·对人要尊重、恭敬,多替人家的道理想一想
不谦虚就会闹矛盾,要恒顺众生
“谦谨”,谦是谦虚,你们有时候很不谦虚啊,所以会闹矛盾。修行人要处处恒顺众生,当然了,坏的地方不能恒顺哦。如果你是好心,他也是好心,距离也差不多,那么你去恒顺恒顺人家。一争起来,个个都有道理,如果没道理就争不起来了。一个人讲话了,另外一个人也发表意见,“看样子还是你的好,就照你的。”那就再也争不起来了,不信,你试试,你这么办了,那一个也客气:“那么先照我的试试看,不行么再调整。”“我说过了么,就照你的么。”“那么就照我的试试。”“是照你的,一定要照你的,不照你的不行。”你谦虚了,即使吵,吵来吵去吵就这两句话,吵得起来吗?就吵不起来了。
争得厉害,其实是气得厉害
你们给我做事情,你以为我样样满意的,哪里!有的学生也不照我的意思办,我说:这个事情照这么这么办。他要照他的,“老师,我看还是先搞这儿后搞那儿。”“哦,好吧好吧,就先搞这儿。”从前的我不是这样的,从前的我争得厉害,其实就是气得厉害。在一个居士家里,我觉得他家不对头,我给他讲道理,分析给他听,分析完了,已经晚上九点半了,快十点了,我要回家了。走到马路上,走了一半路,想想,还有几句话没跟他讲,我会重新回过去,非讲完不可。快到了,又想想,算了算了,只好自己劝劝自己,再回去,人家怕也不高兴了。
千年少有无争人
夫妻之间可苦了,夫妻不会走的,争起来讲不完地讲,可以讲五天了。到了第二天,想想:昨天这件事情,你还有的地方不知道。第三天想想:有的道理你不明白。第四天想想:你中间有句话,啥个意思?(众笑)所以后来我写了一句话:“千年少有无争人”,古今中外一千年,没有口舌之争的人,很少有。
依顺我,人家要不高兴;依顺人家,
我没有不高兴,何乐而不为?
现在我说:“好,好。”哪怕这个意见我不同意,我也说:“好,好。”那么我再也不争了,天下太平了。因为这种小事情差一点么就差一点了,有什么关系呢?依顺了我,人家不高兴;依顺了人家,我没有不高兴,何乐而不为?你为什么不肯这么做?“依顺人家我不高兴啊。”就不肯做了。
能送给同学一个欢喜,也是在培福
你们能送给同学们一个欢喜,也是你的福气,也是在培福。我们这儿不主张送礼,你们过生日,我一只蛋糕也不准买,买什么蛋糕?我们最崇高的礼品,是送给同学一个欢喜,让他发个欢喜心,这是最珍贵的礼品。
对人要尊重、恭敬,多替人家的道理想一想
要做到这一点,你首先要保持谦虚,要尊重人,要恭敬人,要多想想人家想出这些脑筋来,也有他的道理,多替人家的道理想一想。如果你想不出来么,听听人家的解说、分析,跟自己差不多的,就照人家的;或者呢,自己比他的办法稍微好一点,你也解说解说,人家一时想不通,还是坚持要照他的,你就照他的。
有许多问题,你们照我说的做就好办了,譬如像上一次宝塔开光,你们要去演出大合唱,有的人么主张服装要整齐,我说“好,好。”服装整齐,买一套,最便宜的五六十块钱,二十个人要一千块了。有人跟我说了:“用不着,咱们就穿自己干净一点的,各种式样都有,也丰富多彩么。”我说:“好好好。”我都说好了。你跟我讲这一点也好,讲那一点也好,最好怎么样?最好别花钱。(众笑)我不是说你的主意不好,我是抓现在最主要的矛盾:咱们现在是要保证吃饭,穿西装就不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