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尊者龙军,若第七日天上轮宝出现,是否因天上轮宝之出现菩萨会退转?”
“大王,于第七日天上轮宝不曾向菩萨出现,该天子为贪欲而说妄语。但大王,即使第七日天上轮宝出现,菩萨也不会退转。何以故?大王,菩萨坚持无常、苦、无我之(理)及取之灭尽。大王,譬如阿耨达池水流入恒河,从恒河流入大海,从大海流入深崖之入口。大王,是否已流入深崖之入口之水会回归大海,从大海进入恒河,再从恒河进入阿耨达池?”
“尊者,否。”
“大王,菩萨于百千劫之四阿僧祇劫中为今生成就善行,彼已达最后一生,觉智成熟,于六年内成佛、全知智者、世间第一亦复如是。大王,是否因天上轮宝之出现菩萨会退转?”
“尊者,否。”
“大王,假使大地偕其林野与高山转换,未证取正等正觉之前,菩萨不会退转。大王,假使恒河之水高涨,倒流,未证取正等正觉之前,菩萨亦不会退转。大王,假使无量大海之水涸竭竟如牛迹之水,未证取正等正觉之前,菩萨不会退转。大王,假使须弥山王分裂为或百片,或千片,未证取正等正觉之前,菩萨不会退转。大王,假使日月共星辰如土块陨坠地上,未证取正觉之前,菩萨不会退转。大王假使虚空如草席卷起,未证取正等正觉之前,菩萨不会退转。何以故?因其已断一切缚故。”
“尊者龙军,世间有若干缚?”
“大王,世间有十缚,既被彼等缚,诸有情即不出离,已出离者即又退转。何者为十?大王,母是世间的缚,父……妻……儿女……亲属……朋友……钱财……谷米……利养名闻……权威……五欲是世间之缚。大王,此为世间十缚,既被其缚,诸有情即不出离,已出离者即又退转。菩萨已将此十缚斩断、撕破、破裂。因此,大王,菩萨不曾退转。”
“尊者龙军,若菩萨闻听该天子之语嫌厌在心中生起,虽然彼智未成熟,其觉未成熟,但彼既离尘出家,难行之行与彼何用?毋宁他应摄取各种食物以到达智之成熟?”
“大王,世上有此十种人遭轻视、轻贱、轻侮、轻蔑、呵责、轻慢及不被敬重。云何为十?即:寡妇……羸弱者……无亲友者……饕餮者……未住师长之家者……恶友……穷人……卑行者……卑贱工作者……懒惰者遭轻视,轻贱,轻侮,轻蔑呵责,轻慢及不被敬重。大王,此为世上十种人遭轻视,轻贱,轻侮,轻蔑,呵责,轻慢及不被敬重。大王,若菩萨思维此十事,遂生此想:‘勿令我缺业,缺精进,我应为业之主人,敬业,控御于业,规律于业,负荷于业及以业为家。’大王,当菩萨令智成熟时,彼作如是难行之行。”
“尊者龙军,当菩萨作难行之行时,彼如是说‘以如此严厉的难行之行,我亦未得过人法,未得圣者之殊胜知见,是否别有其他趋向菩提之道路?’尔时菩萨关于道路之意念是否有淆惑?”
“大王,有此二十五事弱心法,既弱则心不能适当专注于漏尽。云何为二十五?大王,瞋是弱心法,既弱则心不能适当地专注于漏尽、仇恨、虚伪、憎恨、嫉妒、悭慢、欺骗、奸险、固执、躁急、傲慢、骄傲、自夸、放逸、昏沉睡眠、懒惰、闲散、结交恶友、色、声、香、味、触、饥渴、嫌厌是诸弱心法,既弱则心不能适当地专注于漏尽。大王,此为二十五事弱心法,既弱则心不能适当地专注于漏尽。大王,于十万劫中之四阿僧祇劫中,生生世世菩萨追随四圣谛之现观,岂能于其最后一生──现观之生淆惑其意念关于道路?大王,虽然如此,菩萨曾作此想:‘是否有其他趋向菩提的道路?’大王,往昔菩萨出生仅只一月,其父王释迦作务,彼即于阎浮树之清凉树荫下吉祥卧床上结跏趺坐,离欲离不善业,入于初禅,有寻有伺,彼生于幽寂,欣悦与妙乐……乃至入住于四禅。”
“尊者龙军,善哉!其事如是,我接受它。于其令智成熟时菩萨作难行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