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大宝恩师能海老法师德行实纪(2)
一九七九年己未闰六月初一清晨
清定定智谨记
三十年代后期,康萨老喇嘛仁波卿察知海公上师学法已获成就,宏法因缘时至,嘱其返回内地,广转法轮,树立宗大师法流胜幢,海公上师遵命离藏时,发愿再度到藏,亲近老喇嘛。海公上师运载大部经法回到成都后,先译编菩提道次第摄要,后在成都之文殊院,新都之宝光寺,重庆之长安寺以及武汉上海等地讲经宏法,到处法缘殊胜,听众甚多,皈依弟子男女均众。为了树立法幢住持正法故,应成都僧俗信众之殷请,决定在成都南郊近慈寺,建立显密总持修行之金刚道场,先后摄受出家僧众三四百人,及一部份净信在家弟子,并设立一个沙弥堂,以为培植比丘之预备人。海公上师除早晨主持念诵下午升座讲经外,其余时间,分秒必争,译编经教仪轨,以资教学。
在四十年代初期海公上师在定中察知康萨老喇嘛仁波卿有将示寂之预兆,即准备各种供养资财,带同上座师数人,重进西藏,到达拉萨以后,立即晋谒康萨老喇嘛恭敬礼供已,殷勤劝请老喇嘛继续住世,住持正法,利益众生。当时老喇嘛开示说:宗喀巴大师临寂时授记:大师圣教正法住世五百年。从明代迄今,早已超过,惟以宗大师宏愿硕德,今仍法流垂续。今后法障将日益增大,我亦不可能再在藏地转世,内地信众与宗大师教法有缘,汝今来此,我将以平日极不轻传之法,传授于汝,汝以后选机转传。老喇嘛即在短时期内将时轮金刚等一系列殊胜密法单传与海公上师。老喇嘛以内地广树法幢常转法轮因缘重要,嘱海公上师速返内地,海公上师将离老喇嘛时,师徒依依难舍。老喇嘛开示说:“聚散无常,法无自性,身虽分离,心同一体,为法为生,念念相应,安住法界,无往而不自得也。”海公上师离拉萨途行三日后,忽想起有若干要事需要请问老喇嘛,其中之一就是想请老喇嘛转生内地,继续住持正法利益众生。因再驰返拉萨赶往老喇嘛精舍,则已于三日前迁走,不知去处,海公上师只得偕同行上座请回藏地各种主要藏经,运载回到成都。
海公上师回成都后,常住近慈寺,为报师佛大恩,除自已忙于翻译外,因想经法甚多,一人之力,要赶译宗大师大量深广教法,时不及待,因即在寺中选藏文汉文法相教理较有基础之上座师数人,经过短时间培植协助翻译。由海公上师选定经本,上座初译成稿,由海公上师校核改正,刻版付印。并为使初学易懂,容易入门,根据宗大师教传心要,汇编律海十门、定道资粮、慧行刻意、菩提道次第科颂、三皈依观法等戒定慧三学之学修精要,使初学行人,由戒修定,依定发慧,能得向现法乐住、殊胜知见、胜分别慧、诸漏永尽之成就方向迈进。再为了树立僧团每日修行功课,编印文殊五字真言念诵仪轨、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刚单尊及十三尊修行方便观行仪轨、五大护法金刚仪轨等法,安排初学行人及深修僧众之每日功课,早晨及上下午念仪轨,晚间分班修定,除海公上师亲自讲修外,并指定一二老上座分别带修,使随学僧众,甚快入门。为了树立正法僧团楷模,近慈寺对讲律守戒,特别重视,依佛制每半月集体诵戒(每一僧人都必须背熟戒本),每年夏三月集体安居,严持过午不食,共住僧众既须严守戒律,同时亦须恪守僧规,一有违犯,当主动忏悔,否则被揭发处分。总之,一切循依释迦世尊及宗大师法教建立正法幢。在此一段时期内,重庆信众,邀请海公上师去重庆讲经,师虽法务繁重,不得不抽身去重庆讲经,听众极为踊跃,在讲经过程中,重庆僧俗弟子要求上师在重庆建立金刚道场,上师允诺,即命清定在渝筹建,于一九四四年正式成立重庆金刚道场,首次作前三月夏安居。
一九四五年夏(即抗日战事胜利前夕),海公上师为了现传文殊大威德怖畏金刚本尊修行方便最后成就之圆成次第法,选摄平日灌信具足显密学修较有良好基础之僧众上座三十余人,及少数有学修之净信护法老居士到四川彭县太平寺安居讲经,为了阐明显教之法相与密法之仪轨学修完全一致,海公上师一段段讲阿毗达磨(无漏慧根)法蕴足论,一段段讲大威德生圆次第,使了知法相与修行不可分开。安居期内,先后共作三十六讲,虽圆成次第最后一部分尚未译全,不及讲解,但主要修法已完全讲述。上师为使听众深刻领会学修结合,在讲完每一品每一段时,师即向听众提问,对听众所答,对者认可,错者纠正,不明者补充讲全,使听者逐步深入,能学能修。安居圆满后,为要让一部份僧众得闭关静修机会,海公上师选定距成都不远之西山修建茅蓬,当时即有十余位上座去山闭关静修,据我所知有多位上座后来成就较大,一部份上座解放后到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寺协助建立道场。(摘自《能海上师永怀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