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能海上师传

 能海上师传(67)

             ——谭天 著


建云悟寺专修茅篷

云悟寺在绵竹云雾山上,其山屹立,直插云霄,常年云雾围绕,因此叫云雾山。山顶原有一茅庵子,为开山祖师修道场所。该寺所传为宋末年间所修,后因年长时久,庙宇衰败。至清代嘉庆年间,有文霞老和尚重修、重建。其庙前有护法殿,中有云悟祖师殿,后有大雄宝殿,圣像庄严、气势雄伟,到了民国的时候又渐次衰败。

云雾寺初系禅宗莲蓬派,1940年,该寺的海林法师退院,寺庙几乎无僧。能海上师在当地地方官员的力邀下,接了过来,经上师重修而生光。1941年在该寺讲经传法,1943年,能海上师加以维修并根据佛教义理,改为云悟寺,题为护国金刚道场,并在寺里安居。译《大威德生圆次第秘密伽陀》、《三尊胜赞供养饮食观行仪轨》、《水陆供施仪》、《清净法身天香供养法》等。

在佛教界中,按佛制凡寺庙僧团以及四邻比丘都要集中参加安居。安居是梵文的意译,又叫“雨安居”或“夏安居”。由于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是一个多雨的国家,每年的雨期有3个月(约5到8月)。在雨季里,外出有危险且容易伤害草木小虫,所以禁止僧尼外出,大家集中起来找一个固定的地方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就称为“安居期”。在我国,安居期在阴历的4月16到7月15,称为“夏安居”或“坐夏”。安居对僧人修行有很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净心养性,达到悟入佛果的境地。

同时上师又特为近慈寺金刚院上座师在云悟寺建住山专修茅篷,命金刚院上座静修闭关。坐茅篷印度语为阿南诺,有专修和静修之分,要按功夫深浅分等而行,不仅课月不同,而且场地也有区别,但必须达到一定等级才能行之。所以近慈寺的僧人,只有金刚院的上座才到云悟寺专修。

1943年能海上师住云悟寺时,对寺庙维护整修、植树造林、保护文物,不遗余力。他还将从西藏请回的文殊、普贤彩绘藏画像各一幅供于寺内,同时在寺里珍藏《频伽大藏经》两部、影印《碛砂藏经》一部。

那时的云悟寺,寺后还有老虎墙,鹿池,为鹿游戏之地;寺左有龙方石、棋盘石,相传有一僧人在此石下棋;寺右有佛石、望乡石、磨刀石等名胜古迹。那时每日落西山时,还常闻有虎豹之声,是难得的专修之所。

修龙兴舍利宝塔模型塔

龙兴宝塔在四川彭州市龙兴寺内,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丛林古刹。过去庙宇巍峨、香火旺盛。始建于东晋(337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2年(558年)志公禅师扩建寺院,武则天天授2年(619)更名大云寺,唐玄宗开元6年(718)诏号龙兴寺。唐武宗会昌5年(845年)预知禅师重建龙兴寺,直到本世纪40年代寺院占地80多亩,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塑像100余尊,长住僧人100多人,住房150余间,四周红墙环护,寺后有假山,到处古木参天。古寺高僧辈出,寺内有清末缅甸国王赠送的玉佛一尊,印度国王送舍利子、《贝叶经》,日本国赠送的大藏经。

古寺以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宝塔闻名天下。此塔原高34.5米,耸立在绿树红墙之中,远眺如悬弓天外,近视若腾蛟冲霄。光绪《彭县志》记载,它建自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后据专家考证,认定建于唐代宣宗大中年间(847一860年)。塔为密檐式十七级,级数为全国之冠。呈正方笔筒形,中空如竹,分3层,每级檐角均悬檐马垂铃,风来必响,塔身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塔砖新旧厚薄不一,甚至有汉魏六朝至唐初的花边砖。

该塔早在明代就缺去一角,清乾隆51年(1786年)6月,因遭地震影响,“中部纵裂,形成两峰”。1922年旧历除夕之日午时,南半部塔塌陷仅余四分之一。历年而不倒,被称为“天彭第一奇”。

1939年11月底,能海上师到彭县龙兴寺,演讲佛法大意4天,各县听众闻所未闻,皆大欢喜。在朝礼龙兴寺舍利塔的时候,见塔颓废,已经垮塌三面,仅存一瓣,于是发愿重修。他与彭县佛教会、佛学社及龙兴寺住持一起商定,成立重建龙兴宝塔临时筹委会,并通过简章等。12月初,上师又赴重庆,继续主持法会,圆满后回近慈寺。

后来上师第2次赴藏求法,回来后又应邀到处讲经,重修龙兴宝塔的事就被放了下来。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