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普贤行愿品(9-1) (总第53)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11.23


 学习普贤菩萨种种修行的功德,
就能使我们进入佛的境界

提要:

  ■ 学习普贤菩萨种种修行的功德,就能使我们进入佛的境界
  ■ 证阿罗汉果,生死就解脱了,将来成佛,那是大解脱
  ■ 不要学了一点大乘佛法,就起傲慢,没有解脱生死的法,就不能称为大乘
  ■ 供养布施只是人天乘,布施波罗蜜才是菩萨乘

 
 学习普贤菩萨种种修行的功德,
就能使我们进入佛的境界

今天继续讲《普贤行愿品》。这部经全名叫《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我们不是讲经文的全部,只是对里边的偈颂作个解说。

什么境界最不可思议?就是佛的境界。学习普贤菩萨种种修行的功德,就能使我们进入佛的境界,普贤菩萨也是根据他自己发的十大行愿修行成就的。

证阿罗汉果,生死就解脱了,
将来成佛,那是大解脱

“解脱”,我们证了阿罗汉果,就到了彼岸,永远出离生死轮回,解脱生死了。将来成佛,那是大解脱,是从证阿罗汉果这个小解脱里再解脱出来。生死是非常可怕的,可是从佛的境界来看,停留在小乘的涅槃里也是可怕的,都应该畏惧,所以叫“生死涅槃二怖畏”。

修行要修好一颗心,如果起了世俗心,特别是男女心,那是生死的根源,就要掉在生死苦海里。生死轮回非常痛苦,而且没有尽头,真是苦海无边。有个比喻,就好比一个人挑了重担,越走担子越重,人也越苦。我们都还在生死里,第一步要解脱生死,把生死的重担放下。能断尽烦恼,证阿罗汉果,就称为“生死已尽,重担已下”,这就叫到彼岸,彼岸的境界是常乐我净,一切苦都没有了。

彼岸虽然安乐,但是假如你不发菩提心,不行菩萨道,你成佛的功德始终不会圆满,也就成不了佛,小乘的涅槃可怕就可怕在这里。所以从最圆满、最高的也就是佛的境界来看,我们也不应该停留在阿罗汉的境界里。

不要学了一点大乘佛法,就起傲慢,
没有解脱生死的法,就不能称为大乘

中国佛门一向主张修大乘佛教,可是佛门里许多人搞偏了,他们只讲行菩萨道,不讲解脱生死,这就跳级了。成佛的大解脱也是从小解脱来,你否定了小解脱,哪有大解脱?好比你小学不读,只想读大学,这能行吗?否定了小学、中学,哪来的大学?

而且经常听到人们贬低解脱法,蔑视求解脱生死的人,称他们是“自了汉”。只求自己解脱,不发菩提心,从成佛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不够的,但是从了脱生死的角度来说,他修解脱法了脱了生死,在了生死上他是成就的。我们现在还是凡夫众生,生死都还没有了脱,怎么可以对阿罗汉这么贬低?真是狂妄自大。大学生看不起中学生,还说得过去,你还是小学生,怎么看不起中学生?不要学了一点大乘佛法,就起傲慢。其实没有解脱生死的法,就不能称为大乘,你连自己都无法解脱,怎么去度众生?

过去的中国佛门就是这样,自己不学也不修解脱法,口说“六度万行,行菩萨道”,看看实际行动,连怎么行菩萨道都搞不清楚,现在更是连佛法都听不到了。

供养布施只是人天乘,布施波罗蜜才是菩萨乘

我22岁进佛门时,还经常能听到要“六度万行”,可是现在回想起来,他们搞的大都是人天乘,仅仅是在哄热闹。比如说布施,他们只是行布施,并没有修布施波罗蜜。而且认识非常低,比如一个居士供养比较大,就称他是“大菩萨”。供养布施只是人天乘,布施波罗蜜才是菩萨乘。当然肯布施也有好处,一方面培福有福报,一方面整天忙忙碌碌也很欢喜,精神上也得到了寄托和安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