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相关连接清定上师

 

   上一页              下一页 

清定上师隐尘回忆录 (38)

牟秀云 著

 

(七)我爱读书

 我这个人从小爱读书,可以说书籍是我惟一的“宠物”。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最喜欢读《三国演义》。不嬉戏玩耍的童年和多梦的花季少年离我远去后,我对人生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始拜读佛经,听高僧讲佛经,自己念佛经。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读书时,每逢周末我都要泡上一杯茶,坐在校园里,读我喜欢人古书、佛经书。读一本好书,我认为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佛经书就是和和诸佛菩萨谈话,读佛书就是听释迦牟佛的教导。好书、佛书是我的宝书,是我的精神、命根。我一天不吃饭,照样上图书馆读书,但一天不读书,我说话、走路也没有精神,手脚无力似的。我最喜欢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也是最爱读书人。在童年时,谁借我的书搞脏、搞坏了,我心里就很不高兴。我现已96岁了,早晚读经书。自己的心也和佛的心连在一起,即佛是心,即心是佛。

(八)出家人要以修道为要务

 真正学佛念佛的僧尼要一心向上,精进修行。出家人,刚出家时发的志愿有大有小,都有一股道心。日子一久,有的出家人看见富贵显达的人,心生羡慕,希望能和他人一起穿好、吃好、讲名、讲利,被名利所污染,致力去作俗家事,去攀缘权贵,修饰穿着,收养徒弟,积蓄金钱,和世俗人没有两样。有的出家人看着富贵显达的人,心生厌恶,好像很不挂齿似的。这两种出家人都不对,为什么呢?前一种出家人,只知道羡慕他人,而不知道他人的前生就是像你这样苦行修福的出家人,又何必羡慕他人呢?后者只知道厌恶他人,而不知道你的苦行果报,来世会作像他一样作有名利、有地位的官人,又何必厌恶他呢?

学佛人是为了脱离生死,广度众生。既然都未脱离生死,互相交换,想到这样生死不休,能不令人自悟吗?所以,学佛的僧人应该一心向上,勇猛精进地修行,不要浪费珍贵的时间。修出三界了生死,哪有闲工夫去羡慕人家、或厌恶人家呢?大家知道的六祖慧能,第一次见到五祖,参对之下就明心见性了。五祖说:“你根基天性太锐利,到后院的碓坊打米去!”于是到后院踏舂米碓,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腰部绑上一块石头,增加身体的重量,加速踏动舂米碓,这样辛苦勤劳地工作,供养大众。后来五祖传他衣钵,恐怕别人为夺衣钵伤害他,夜半送他离去,在猎人队中隐居16年。后来护法龙天推举他出来弘法度众,于是到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众惊奇佩服,印宗法师延他至上席,恭请他开示,为他剃发,拜他为师,帮助他弘法。

 一个寺院的好坏兴废都是人为的。通常说,不愁无庙,只愁无道。现在有的出家的,这个庙住了不如意,那个庙住不下去,专营奔走,总想找一个好寺庙,自己当住持,或者找一个好地方自己修,想当方丈,可是始终是南找北找,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住,这是什么原因?这原因多是怨自己修持不好,没有行持,没有佛道愿力行为。如果有行持、有道德、有愿力行为的话,不用你去找地方,地方会来找你,不管在露天大地里还是在大雪山上,也能建出好寺院的。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证明,只有你有道德,露天大地也会成大寺院。成都昭觉寺在“甲申之变”后成了一片荒地,丈雪祖师扫圆悟国师墓,发心恢复祖庭。丈雪祖师成了昭觉寺中兴第一代祖师。“文革”中成都昭觉寺成了一片废墟,昭觉寺是我的衣钵堂,我83岁来昭觉寺发心重建。如今第一禅林重建了,我主要是有一颗诚心。心诚则灵,心诚了,诸佛菩萨就会加持你,有了三宝的加持,世间法的支持,好寺庙就会建起来。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