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文 学
动态报道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海内外佛教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一、淫戒摄修(16-6)(总第104)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12.10

不被五欲的境所绑是修行最快的方法,
对境入迷永远是凡夫

提要:
 ·不被五欲的境所绑是修行最快的方法,对境入迷永远是凡夫
 ·离开了世俗,不过是第一步成功了。心不被境迷,也就勾不起烦恼
 ·烦恼魔既破坏自己又破坏别人,即使你当时控制不了,也要赶快醒过来
 ·不要有点气恼就放不下,对自己都不能大慈大悲,岂能对众生大慈大悲
 ·要看好自己一颗心,所谓净化人心,归根结底还是要由你自己修出来
 ·业力虽然厉害,也是可以转变的,戒定慧能帮助你产生力量

不被五欲的境所绑是修行最快的方法,
对境入迷永远是凡夫

比如走在马路上,本来是去看病的,旁边的店有的在放歌曲,有的在开电视,心里对这些也很厌烦。慢慢地心态变了,“这个音乐倒蛮好”,再瞟一眼,看到电视里一个镜头,马上被吸住,脚步也慢了,已经走过去了,还要回头看看,“演啥呀?”脚步也停下来,干脆在店门口看个五分钟再走。(众笑)这就叫被境所绑。

我举的都是生活中的例子,修行就是要在生活里修,生活的境就是我们修行的对象。你要不被境所绑,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当“我再看一会儿”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你马上要反过来做,烦恼叫我停,我偏要往前走,对着干。抓住每个当下对境修,这个修行就快了,这是修行的根本办法,也是最快的办法。当然一下子没有这么高的水平,你可以稍微放过一些,但是你觉悟不能丢掉,不能对它迷啊。如果你对境迷,永远是凡夫,永远生死流转,六道轮回。

离开了世俗,不过是第一步成功了。
心不被境迷,也就勾不起烦恼

如果你对着境实在修不起来,可以先避开这个境。你们现在来到这里,离开了家,离开了花花世界,这叫离;假如有一天回去探亲,这段时间就是给你对境修的。(众笑)

来到这里,虽然离开了世俗环境,可是咱们都是从世俗上来的,身上还有世俗习气,有时还会对同学起烦恼,内心还会起贪瞋痴。离开了世俗,不过是第一步成功了。

后面该怎么修?一个境,一个心,要抓抓好。外面的境,不要被它迷,不要被它所动,别人起烦恼,我偏不起烦恼;你说我闲话,我不说你闲话;你骂我我不骂你,你打我我不打你,你一切力量用完了,也勾不起我的烦恼。

烦恼魔既破坏自己又破坏别人,
即使你当时控制不了,也要赶快醒过来

当然咱们都是同学,有点烦恼要彼此原谅,因为都是学生,都在学嘛。可是从觉悟上讲,烦恼就是魔,称为烦恼魔,魔就是专门破坏修行人的,而烦恼魔既破坏自己又破坏别人。即使你当时控制不了,也要赶快醒过来,赶快转变。越是年轻越是转变得快,年纪越大,习气越深,转变就越吃力了。

不要有点气恼就放不下,
对自己都不能大慈大悲,岂能对众生大慈大悲

从前听说藏地小和尚也经常打架,因为都有孩子气嘛,可不是马上打的,而是先把袈裟脱掉,因为穿着袈裟打那个罪过不得了,一拳打过去,好比打在佛身上。佛面前也不能打,所以两个人跑到山门口去,打完了再把袈裟披起来,一起到佛前忏悔,(众笑)打过了还是好同学,要这样才行呀。千万不要同学之间有点气恼,几年都放不下,就算过了三年放下了,你也苦了三年,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呢?你对自己都不能大慈大悲,岂能对众生大慈大悲?这是说外面的境。

要看好自己一颗心,所谓净化人心,
归根结底还是要由你自己修出来

还要看好自己一颗心,观察自己起心动念,如果这个念头属于贪瞋痴的念头,赶快停止。用禅宗的话来说,好好看住牛,别让牛把青苗踩坏了。所以我经常提醒你们,在修止上要下点功夫,不要让贪瞋痴的念头起来了。所谓净化人心,归根结底还是要由你自己修出来的。

业力虽然厉害,也是可以转变的,
戒定慧能帮助你产生力量

讲到这里,已经说明白,我们之所以转变得慢,对境容易起烦恼,因为过去世重复得太多,养成了习惯势力,这股力量就叫业力。虽然是无形的,可是很厉害。同时也说明业力虽然厉害,也是可以转变的,要靠你看住自己的心,对境修。

你们听是听懂了,但是真正要做到,还要一点点来,开头总是常打败仗,偶然打一次胜仗也解决不了问题,这除了要你自己觉悟以外,还有一个办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能使你产生力量。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