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担当和尚的画

 

                下一页 
【沙门文墨】(1)
自由自在 无沾无碍
当你以欣悦的心情回眸我国古代诗苑时,你会看到一种幽雅恬淡、清婉美丽、充满着禅的机趣的花朵,当你对之细加玩赏之后,你会感到无比清静,无比愉悦,终于烦虑尽消,愤郁皆失,仿佛置身在一个空明澄澈、邈远廓大的境界里,从而自由自在,无沾无碍,完全换了一种心态。这就是释诗。(摘自《释诗卷》引言)

            十喻诗

                僧 鸠摩罗什

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
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
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
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

作者鸠摩罗什(344一413)原籍天竺(古印度),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七岁出家,成为高僧,为后凉国主吕光所得,后凉亡,后秦主姚兴将他迎到长安,奉为国师,译出许多种佛经,是一位杰出的佛经翻译家。

同时,他还经常讲经唱偈。能“手执胡经,口译秦言”。这首偈可能是他在讲经唱诵时所作。

佛教为了弘扬经义,让人知晓,常运用比喻法,《百喻经》就是这类名著。《大日经》里有“十喻观”,用梦、影、水月、浮浪等十个比喻,说明世上万物皆是因缘而生无自在性,《十喻诗》中所谓“十喻”当指此。

诗说,“十喻”都是喻“空”的问题。空的道理,必待用这“十喻”,才足以说得明白。

“借言”一联是诗人所要强调的关于空的最根本的道理。

“空”是佛教对人生宇宙,世上万物的基本看法,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而生,刹那生灭的,没有质的规定性与独立实体,因为一切都是假而不实,故谓之空。

但各派对空的具体阐述却又各持己见,鸠摩罗什持的是“大乘空宗”。此宗认为“空”不是“虚无”,而是“非有非无,无生无灭”这样的一种无常妙旨,认为一切妙义真谛是只可自己默契会意难以言传的,为了传布佛教精义,自然要借言语来喻意,但一经悟其真谛,就应当得意忘言,不为言语名相所拘。从而达到通脱无碍的境界,“借言”一联说的就是这一意思。

“既得”一联是要着重说明另一个道理。

“长罗”是“羁约罗网”的意思,大乘无生无灭的无常义,反对小乘有生有灭的无常义。在否定一切现象的实在性(住)方面,大乘比小乘更为彻底。

最后两句作结,指出如能明白上述要义,则心性就能像明鉴(境)照清一切,就不觉得万象中有什么来去生灭等问题了。

鸠摩罗什为中外文化交流作了巨大贡献,他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形式传播佛教,为中国古代诗歌注进新的的思想内容,功不可没。(摘自《释诗卷》潘人和主编)

佛法三根本要义

   宗喀巴 著 多识 译

            向神圣的诸上师致敬!
            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
            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
            有缘者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
            我今做力所能及的解说。
            那些不迷恋世间区区幸福,
            为使具足良缘的人生有价值,
            一心向往众佛喜悦归宿的
            幸运的人们诚心倾听:

       【注释】佛法三根本即出离心、菩提心、正知正见。

◇◇◇◇◇◇◇◇◇◇◇◇◇◇◇◇◇◇◇◇◇◇◇◇◇◇◇◇◇◇◇◇◇◇◇◇◇◇
 

 

   

           摘自《彩云法雨》2003年11月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