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隆莲法师

 

   上一页              下一页 
【沙门文墨】(5)

唐代形成了中国化释教哲学

经过南北朝佛经的大量译介,到了唐代,中国僧人得以各就所学,标举心得,聚徒传授,成立学派,形成了中国化释教哲学,出现了特有的释教学派禅宗。这是中国释教的极盛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期,士大夫出家皈佛和在家为居士的人数增多,他们都知释能诗,成了释诗的基本作者,而一大批有才华的诗人也参与了释诗的创作,这样释诗便呈现出欣欣然的繁荣景象。 (摘自《释诗卷》引言 潘人和)

自乐平生道

僧寒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
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
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道,是思想家们所说的真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人各有道,践道得乐。作为一位僧人,寒山奉行的自是释道,并以释道的奉行而自乐。

道是抽象的,要用理论去概括阐发它,不容易表述得清楚。而道又是具体的,它体现在僧人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寒山借对自己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描绘,让人们去感受它。

寒山说,他住在轻烟弥漫、青萝掩映的石洞里,每天和东飘西浮的白云为伴作友,这是一种疏野的情趣,安闲自如,不拘礼俗,自然率真,无牵无挂。白云是自己纯洁悠闲心性的体现。这是诗的前四句的意思。

寒山又说,山中当然有路,但这不是通向喧嚣人世的路。那人世之路无可吸引我,我自也不为它而攀登。我选择的是幽深曲折的禅途。夜晚,我独自坐在石床上,望着圆圆的月亮,一步一步地登上清凉的山峰。月亮圆满光华,澄澈晶莹,清辉四溢,庄严瑰丽,这正是我灵魂所依归的境界。

白云、圆月是诗的主意象,是寒山平生自乐的道的依托物。反复吟诵,他说的道便愈清晰。(摘自《释诗卷》潘人和主编)

良宽(日僧)诗

终日乞食罢,归来掩柴扉
炉烧带叶柴,静读寒山诗
西风吹夜雨,飒飒洒茅茨
时伸双脚卧,何思又何疑

佛法三根本要义

宗喀巴 著 多识 译

(三) ②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
            对正见的思辩才算圆满。

◇◇◇◇◇◇◇◇◇◇◇◇◇◇◇◇◇◇◇◇◇◇◇◇◇◇◇◇◇◇◇◇◇◇◇◇◇◇

     

    

     


(隆莲法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