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深入经藏】(68)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皮带束缚经(二) ⒄

我想讲述须尼达尊者的故事: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对正在村子里托钵的一位辟支佛轻视地说:“你跟大家一样有手有脚,你应该跟大家一样工作来谋生。如果你没有任何技能,那么你应该靠捡拾垃圾桶里的垃圾与废物来谋生。”

为什么他会做出如此的错事呢?因为他不亲近沙门或婆罗门,不去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因此他愚痴蒙昧。由于智慧暗昧的缘故,他累积了错事与恶业。

他不懂得礼敬应受礼敬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奉事应受奉事者,供养应受供养者。相反地,他以轻视的口气对一位辟支佛说话。由于这个恶业,身坏命终之后他堕入恶道受苦。因此,愚痴是众生的一项很危险的烦恼。

在乔达摩佛的时代,他出生于王舍城一个清道夫的家庭,依靠打扫街道而勉强维持贫苦的生活。有一天,佛陀观察到须尼达过去世曾经累积足够的波罗蜜,能支持他证得阿罗汉果。于是在清晨的时候,佛陀与五百位比丘去造访须尼达。那时他正在清扫街道与捡拾垃圾桶里的垃圾与废物。当他见到佛陀时,内心充满了敬畏,不知道自己该站在那里,就直挺挺地靠着墙壁站着。佛陀走近他,问他是否想出家为比丘。他回答说他非常愿意出家为比丘。佛陀就以如此的话接受他出家:“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坚持梵行以究竟离苦。”

佛陀带着须尼达回到寺院,教导他禅修的业处。须尼达精勤地修行该业处之后,证得阿罗汉果。之后有许多天神与人来礼敬他。须尼达就教导他们自己藉以证悟的修行方法。由此可知: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聆听第十四个回答:

回答十四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智慧高超。学生,这就是导致智慧高超之道,即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

关于这一点,单纯只是请问这些问题并不足以使他成为有智慧的人。问过了问题之后,还必须依法实行。摩诃俱稀罗尊者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胜莲花佛的时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听到胜莲花佛宣布一位比丘为无碍解智第一的大弟子,他发愿在未来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样的荣衔。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亲近佛陀与十万位比丘,供养饮食七天,并且在最后供养他们每人三件袈裟。

要达成这种心愿就必须学习三藏圣典,研讨注释及疑难之处,恭敬地聆听佛法,并且实际地修行止禅与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那时候人类的寿命是十万岁,他在那一生中都累积上述的那些波罗蜜,这是要在证得阿罗汉果时也具足四无碍解智者的必然修行方法。摩诃俱稀罗尊者过去生中就是如此履行波罗蜜,以期达到自己的愿望。最后,当他的愿望达成时,他成为乔达摩佛的弟子当中无碍解智第一者。

在他最后那一生,他出生于舍卫城的一户富有的家庭,父亲是阿摄拉亚那,母亲是旃陀瓦第。他精通于吠陀典;听闻佛陀说法之后,他出家精进地修行,并且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由于他经常询问佛陀与同修的比丘们佛法,因此他非常精通于无碍解智。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佛陀在《中部.根本五十经篇.大方广经》中宣布他为无碍解智第一的大弟子。在那部经中,摩诃俱稀罗尊者对舍利弗尊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非常深入、玄妙的回答。在不同部尼诃耶当中,还有数则摩诃俱稀罗尊者与其他杰出尊者之间的讨论。舍利弗尊者相当敬重摩诃俱稀罗尊者。在《长老偈》(偈1005-7)当中就有三首舍利弗尊者赞叹摩诃俱稀罗尊者卓越德行的偈颂。其偈颂如下:

内心寂静与善自摄护,无掉举而依智慧言说,

他扫荡一切邪恶之法,犹如风吹干枯的树叶。

内心寂静与善自摄护,无掉举而依智慧言说,

他去除一切邪恶之法,犹如风吹干枯的树叶。

内心寂静而安稳无忧,德行明净而毫无垢染,

持戒清净与深具智慧,他是灭尽一切众苦者。(摘自《转正法轮》帕奥禅师)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