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皮带束缚经(二) ⒃
接着请聆听第十二个回答:
回答十二
“然而,学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傲慢也不过慢,礼敬应受礼敬者,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让路给应受让路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奉事应受奉事者,供养应受供养者,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乐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天界,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出身高贵。学生,这就是导致出身高贵之道,即不傲慢也不过慢,礼敬应受礼敬者,起立致敬应受起立致敬者,让座位给应受座位者,让路给应受让路者,恭敬应受恭敬者,尊重应受尊重者,奉事应受奉事者,供养应受供养者。”
关于这一点,我想举跋提尊者为例:他的母亲迦里果达是释迦族里地位崇高的女性。跋提尊者在比丘众中是出身高贵第一的大弟子。过去他在胜莲花佛的教化期中发愿得到这项荣衔。那时他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累积许多善业,包括修行止禅与观禅在内。在迦叶佛与乔达摩佛之间的某一世,他是波罗奈城的一位在家居士。他听说有七位辟支佛常在恒河岸边用餐,于是他为他们在这里设置七张石头制成的座椅,使他们能坐在石椅上用餐。这是他提供座位给应受座位者的美德,也是他为了得到出身高贵的果报所累积的善业之一。
在他的最后一世,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的一个皇族家庭。当他统治着释迦族当中属于他的那一国时,阿那律王子是他的好朋友。当阿那律向母亲请求出家时,他的母亲在尽力婉留无效之下,同意说如果跋提王也出家的话,阿那律才能出家,希望藉此使阿那律打消出家的念头。阿那律来找跋提王,将跋提王的所有推辞都一一化解,劝他与自己一起出家。于是跋提王、阿那律及其它四位王子都一起在阿努比亚芒果园出家。据说跋提在出家后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间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不久,跋提经常在幽静的树下禅坐,安住于涅槃之乐。出定后他往往由衷喜悦地如此说:“哦,真是快乐!哦,真是快乐!”其它比丘听到了,以为他禅修出了问题,或者想念起以前当国王时的欢乐,所以将此事报告佛陀。佛陀就要人去将跋提找来,当面问他这件事。跋提回答说:以前他住在王宫里,尽管各处戒备森严,但是他内心仍然感到恐怖与惊惶;现在虽然他独自住在树下,却毫无怖畏,内心无为、安稳而住。这就是他之所以有感而发“哦,真是快乐!”的原因。
由于过去世善业的缘故,跋提曾经连续五百世作国王;乃至在最后那一生中,尽管当时还有许多出身高贵的人,佛陀还是宣布跋提是出身高贵第一的比丘。由此可见:就是业使得众生有高下之分。
接着请聆听第十三个回答:
回答十三
“在此,学生,有男人或女人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不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由于履行与从事如此的行为,身坏命终之后他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如果在身坏命终之后他没有投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再投生为人,那么无论出生于何处,他都会智慧暗昧(劣慧)。学生,这就是导致智慧暗昧之道,即拜访沙门或婆罗门时不请问‘尊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什么是有过失的?什么是没有过失的?什么是应培育的?什么是不应培育的?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痛苦?什么行为导致长久的安乐?’”
关于这段经文,此人堕入恶道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由于他没有请问上述那些问题,而是在没有请问那些问题的情况下,由于不了解如何从事正当的行为,而做了许多错事。由于那些错事与不善业,才造成他投生于恶道。(摘自《转正法轮》帕奥禅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