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尊师,在做事情时夹杂自己的烦恼、习气,
随心所欲、自作主张、自由散漫,就会干扰别人
提要:
·如能尊师,师会用种种善巧方便摄引你
·对师的指导,我们应该站在老师的角度,全力配合
·如果把老师的话打了折扣,再加进了自己一套东西,最后做出来的事情就会
面目全非
·如果不尊师,在做事情时夹杂自己的烦恼、习气,随心所欲、自作主张、自
由散漫,就会干扰别人
·如果我们不是立足在不断熟悉、深入老师的指导上,也就达不到老师对我们
帮助和促进的目的,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尊师,就能处处放下我执;如果我们把老师的指导冲掉,就很
难跟上老师的步伐,还会造成修行上更多的困难
如能尊师,师会用种种善巧方便摄引你
比如以前有个同学,看到老师对一个常住同学非常好,(众笑)心想:老师对常住这么喜欢,我也常住。就收拾行李,背着包来常住了。出乎意料,老师只是冷冷地看了看他,意思好像是说:“你也常住,随便你吧。”(众笑)而且只要他一出差错,老师就说他傲慢、我执深重。后来他才明白老师的用意:你既然这么有觉悟,不需要我用种种善巧方便摄引你,就愿意进到佛门,为佛教做贡献,那你就尽快上路吧。所有这种种其实都是老师的善巧方便。
对师的指导,我们应该站在老师的角度,全力配合
还有一种情况,对老师的话不理解、不接受。就像有同学提到的:我智慧不够,慢慢来。可老师要解决眼下的问题,有时等不及你慢慢来。这个时候不管你理不理解、接不接受,老师只要话说到了,你就应该去办。
而且老师有时只是一个指导,具体还有很多细节要我们去商量解决,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站在老师的角度,主动把这些具体步骤落实好,全力配合老师的指导。
如果把老师的话打了折扣,再加进了自己
一套东西,最后做出来的事情就会面目全非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给过我们很多指导,但是我们往往听过了、知道了就完了,等到一两个月过去,又忘光了。如果说:老师讲的太多了,我记不住。这不是理由,假如你重视老师的话,老师所讲的就会触动你的灵魂,你不可能忘记。而且你听了还会去想:老师为什么这么安排、这么规定?我该怎么做才是恰当的、周到的、圆满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真正重视老师的话,也没有好好地去消化、吸收、付诸行动,不但把老师的话打了折扣,还加进了自己的一套东西,最后做出来的事情面目全非。
如果不尊师,在做事情时夹杂自己的烦恼、习气,
随心所欲、自作主张、自由散漫,就会干扰别人
比如关于三个原则:集体领导、民主集中、群众监督,老师过去讲了很多。但是如果我们并没有真正地熟悉、明确,落实的时候只取一点自己认可的、喜欢的,最后的结果必然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最后我们会变成根据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来处理问题,最终还是会把问题推给老师。
而且如果我们在做事情时夹杂自己的烦恼、习气,随心所欲、自作主张、自由散漫,就会干扰别人,造成别人的不满。
如果我们不是立足在不断熟悉、深入老师的指导上,
也就达不到老师对我们帮助和促进的目的,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老师作为所有学生的导师,他作任何的指导都不会是小事情,因为他要解决的是我们下面难以解决的矛盾,要对治的是我们难以意识到的烦恼习气。老师要全面考虑好、斟酌好,才会作出开示指导。所以对老师种种的布置,我们不能随便对待,要认真学习讨论,吃深吃透。如果你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学习讨论,就必定达不到老师所要达成的结果。
前两天老师关于某件事有个指导,当天学习部没有组织讨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师的表现。后来讨论的时候,主持人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样的讨论就必然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老师看问题是很深入、全面的,所以老师能够解决问题,而我们只会看自己想要看的、谈自己想要说的。其实站在不同立场上看问题,最后的结果差异是很大的。如果我们立足在不断熟悉、深入老师的指导上,我们的讨论就会集中在去安排、落实这些指导上;如果我们立足在自己遇到的困难、麻烦上,也就达不到老师对我们帮助和促进的目的,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尊师,就能处处放下我执;如果我们把老师的指导冲掉,
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步伐,还会造成修行上更多的困难
所以我们要明白,老师的任何言行,都是为了教育、帮助我们消除烦恼。如果我们能够尊师,就能处处放下我执,即使有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如果我们义气用事,只注重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感受,就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臆断,把老师的指导冲掉。那样我们很难跟上老师的步伐,还会造成更多的困难。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大家真正做到尊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