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义上去想才叫观,
不懂法义去参禅,就起不到止观的作用了
本次提要:
■
净土法门止观具足,可如今都没什么人提了
■
真正的执持名号是心里念而不是嘴巴唸
■
禅宗的参话头,既包括了观也包括了止
■
从法义上去想才叫观,不懂法义去参禅,就起不到止观的作用了
■
凭自己的爱好修行,就是我执、法执
■
能平等对待别人的意见,就是在生活中转变我执
■
放弃自己的爱好就是放弃我执,每个人都按照释迦佛的教导改变自己,佛门
的风气就会好起来
净土法门止观具足,可如今都没什么人提了
拿净土法门的三本功课来说,《佛说阿弥陀经》里讲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是讲修止,《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讲要修十六观,这是叫你修观,止观具足。可是如今都不要了,先是不要修观,十六观没人提了。我年轻时候总算还有个简单的提法,叫“观想念佛”,把阿弥陀佛观起来,现在也没什么人提了。止,念佛的时候不要打妄想,现在也没人提了,提到的就是:只要念就能往生。没标准了。
真正的执持名号是心里念而不是嘴巴唸
往生要靠自己的力量,阿弥陀佛是接引佛,要到西方,还是要靠自己啊,阿弥陀佛不可能把你拎到西方去,哪有只要嘴巴唸而心里不用功的呢?真正的执持名号是心里持而不是口里唸,这叫念念不忘,今天只知道口唸。你口唸的同时心里也在念那是可以,千万不要变成口唸心不念啊。
禅宗的参话头,既包括了观也包括了止
修行不能凭兴趣只修止,因为修起止很受用,也不能凭兴趣修观不修止,那样你能不打妄想吗?禅宗的参话头好像是修观,实际上里边没有否定修止。禅师给你一个话头叫你参,比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或者是“念佛是谁”,叫你只想这个问题,别的问题都给你切断了,这里边就包含了止。
从法义上去想才叫观,不懂法义去参禅,
就起不到止观的作用了
过去参禅的人都懂佛法的,如果不懂佛法、不懂得修行,没有水平也去参禅,他会想:“父母没生我之前本来面目,我咋知道?”那么妄念就来了:“据说生下来前先投胎,我投胎的时候啥个样子?据说是鬼投胎,那么父母未生前,我的本来面目就是鬼啊。”这全是妄想,既没有止又没有观。
要从法义上去想,这才叫观。《金刚经》里说得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叫你根据佛法去观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你能这样去想就是观,你不这么去想,你想:“一切有为法”,“有为”就是有所作为,“如梦幻泡影”,那么要停止作为喽,没有作为不是没意思了吗?什么人最没有作为?植物人。所以不懂法义,你止观全修不起来,哪能不学法,只抓定不抓慧呢?
凭自己的爱好修行,就是我执、法执
凭自己的爱好,本身就是众生的习气。凭自己的爱好,从佛法上讲,就是我执。还有的人,因为学到了佛法,在发挥我执的时候,用佛法为他的我执辩护,讲出一点自己爱好的道理来,这又增加了法执。我执法执在中国的佛门里,很严重啊。是什么促使我们一切都不圆满?就是我执法执。你抓住了一点一滴,能广大吗?你不广大,能圆满吗?
能平等对待别人的意见,
就是在生活中转变我执
联系到你们今天,不但要学法,还要忙弘法度众生事业的工作,为什么你们会经常闹矛盾?矛盾就来自于你思考问题不圆满,根子就在于你凭兴趣爱好,凭兴趣爱好的根子就在我执上。你有“我的看法、我的见解”,这倒还可以讲得通,因为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可是你执著了,不听人家的意见,不考虑人家的意见,不和人家好好商量,对人家的意见一古脑儿地排斥,只想自己的对、自己的好,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我执。
如果能平等对待,我执就不存在了。我的意见也讲出来,你们的意见我也考虑,比较比较,看哪种方案好就照哪种做,或者说这个方案经过大家意见的补充更能圆满,这样去处理事情,就会逐渐在生活、工作中转变我执。所以修行是要在生活里修的。
修行最可怕的是走老路,可这在众生那里非常明显而且经常发生。你提的意见好,他很接受,态度很好,可是等到真正做起来的时候,他又按照自己的一套做。他是方便了,可是工作搞不好,别人就受苦受难了。
放弃自己的爱好就是放弃我执,
每个人都按照释迦佛的教导改变自己,佛门的风气就会好起来
所以放弃自己的爱好就是放弃我执,修行不要挂在表面上,要干出一点实事来,实事就是每个人都按照释迦佛的教导改变自己。每个人都在改变,整个佛门的风气就会改变,哪怕这个风气已经存在几百年了,一世一世等流下来,只要每个人都肯改变,风气自会改变。就好像你们唱的《开路先锋》里说的,哪怕几千年的化石堆成了山,照样能开出一条路来。所以你们要真正干出一点实事来,真正成为开路先锋。
今天讲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