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5
3-1(总第258)

─────────────────────────────

◎ 傅味琴 讲于 2003.9.3

修好了四无量心,
接着应发菩提心

提要:

  • 修好了四无量心,接着应发菩提心

  • 修大乘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度众生,没有成佛的思想,所谓的大乘不过是人天乘

  • 大乘变成了人天乘,还比不上修出离道的小乘,不修出离道仅仅是培培福,不可能了生死

  • 释迦佛度众生,是度众生出离烦恼、了生死

  • 如果都把培福当修行,出离乘就看不到了,菩萨乘也难被人真正的理解

发菩提心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称)

能海上师说:次发决定成佛利生之心,修密法,以菩提心为主,有菩提心,则成就速。

发菩提心者,完全利人,《华严经》中初地见道始名发菩提心(此就胜义菩提心说)

清定上师说:发菩提心不为自求,发了菩提心,一切人天、声闻、菩萨之果皆有,因菩提心乃大前提,有人养四猫,开四洞,为大、二、三、四猫出入。人曰何必如此,只要开一大洞,四猫皆能出入。

修好了四无量心,接着应发菩提心

我们今天讲发菩提心,能海上师说:“次发决定成佛利生之心”,我们修好了四无量心以后,紧接着就应该发菩提心,也就是说我们修四无量心是为了将来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打好一个基础。所以发四无量心,不管修小乘、大乘,全要修,因为它是扫除自身跟众生之间所起的种种障碍的工具。

修大乘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度众生,没有成佛的思想,所谓的大乘不过是人天乘

我们发菩提心,决定成佛,修大乘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成佛度众生,如果你修大乘佛法,没有成佛的思想和要求,你所谓的大乘,实际上并不是大乘,而是人天乘。现在有不少人,对于人天乘跟发菩提心的大乘,他们搞不清楚,他们总以为这两个是相同的。实际上人天乘连小乘都不如,小乘到彼岸,还了脱生死,人天乘福气大了,仍然生死流转。人天乘连小乘都比不上,何况是大乘的菩萨法呢?

大乘变成了人天乘,还比不上修出离道的小乘,不修出离道仅仅是培培福,不可能了生死

我二十二岁信佛以后,在佛门里到处都听到:“我们是大乘,是修大乘法的,中国是大乘佛教。”后来才慢慢明白,很多佛门里所谓的大乘佛法,是人天乘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们把大乘佛法的标准,变换成了人天乘,所以远远比不上东南亚的佛教。我们称东南亚国家是小乘国家,实际上我们都远远比不上他们。他们能够在人世间离欲,精进修行,修出离道,而我们自称修大乘的人,仅仅在五欲里面做了一点好事,仅仅是一个培福罢了,始终没有认真的去修怎么样离开五欲的贪心,不过就是气量大一点:我在享受五欲,现在为了要修行,我不一个人享受,喏!我送一点给你们。但是你送给众生的利益,仍然是在五欲里转。所以你本人跟众生,始终不可能脱离生死。

释迦佛度众生,是度众生出离烦恼、了生死

所以我们自己的修行,以及给予众生的是哪一乘,主要是看自己跟众生究竟是得到了什么利益。能够出离烦恼,这就是释迦佛度众生的目的。如果仅仅培福,使自己跟众生福气都增长,那也是利益,可这是人天乘的利益。

如果都把培福当修行,出离乘就看不到了,菩萨乘也难被人真正的理解

前一个时期有人跟我说,因为海外的人都很富,他们钱很多,进了佛门以后,有的喜欢供养布施,把钱拿出来,全做培福的事情。这样搞下去,出离乘也看不到了,菩萨乘更不能被人真正的理解,搞来搞去,搞成了培福。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