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人都要慈悲,做事情合情合理合法
我跟这个同学的妈说,“因为她来报到的时候,文化水平太低,根据规章制度来说,她只能算随学,老师们把她放在随学里,没有把她放错。”我又对老师说,“我只能同意在她初来的时候,把她放到随学,这一点你们没有放错,我只能同意你们这一点。事物是在发展的,后来她不断在提高,不论是文化素质,还是遵守制度,改脾气断烦恼,虽然她曾经半路里面回去了,又回来了,有些烦恼,但是最近长期以来,她非常安定非常好,这不是我一个人看到的,很多同学都有这么一个反映,事物是在发展的。如果她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呢?如果她将来考试考得挺好的呢?就拿眼前来说,她也提高了很多了。所以不要一棍子打死,一下子看死,人可以转变,以前的种种也能改变。”
那么我又对这个同学说:“你这一次回去,好好的听妈妈的话,好好的听奶奶的话。不要东跑西跑,要在妈妈的身边、在奶奶的身边。”这样一说,她们心里都挺高兴的,“傅老师的心里还有我这个妈,还有她的奶奶。”我又说:“你回来以后,好好的努力一下,有什么困难,你来跟我说。我为什么希望你将来有考试的成绩啊?都要写在以后的证明上啊,要写明考试的成绩的。”她妈听到后来,掉眼泪了。所以要合理合法还要合情,要对每个人慈悲。这个慈悲当然有原则,不能把事情干错了。干错了,你这个慈悲更坏。
修好慈悲心,有一个奥妙:既往不咎
如果你要修好慈悲,有这么一个奥妙:既往不咎,这就是奥妙。如果你不做到既往不咎,你慈悲心是修不好的,因为你会想起从前,一想起从前,你就会气恼,就想报复,慈悲心马上就修不起来。
昨日种种犹如昨日死,对以往的事情,应该看成是死亡
昨天的种种犹如昨天死,对于以往的事情,咱们应该看成死亡。谈死人的事情,谁都不感兴趣。比如你跟一个朋友谈,“你认得这个人吗?”朋友说:“我认得。”“我告诉你听,这个人可坏了。”朋友说:“他三年前早就死了。”“啊?死啦?”你也不想讲下去了,死了还有什么好讲的?最多来一句总结:“活该。”(众笑)那么一说“活该”,以后再也不说了。你自己也会觉得说死人的事情多无聊啊。他又不是过去的秦始皇,又不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只是小巴拉子,你更没有兴趣去谈这种事情。如果你再想谈下去,人家也会给你一句话:“人都死了,还讲什么啊?”
昨天的自己和他人都已经死亡了,再也找不回来了,何必再去追究
昨天再也回不来了,死的人再也回不来了。我们昨天的自己也在昨天死亡了,你能找到昨天的我吗?你能找到昨天的他吗?所以说既往不咎,就让它过去喽。你们也要这样哦,同学之间的气恼,既往不咎。
对别人气恼的人是天下最笨的人
其实对人家气恼的人是天下最笨的人,没有一个比心里在气恼的人更笨。有的人气恼还不算是最笨,北方人个性比较豪放,北方人生气,北方人不大喜欢放在心里的,要当场解决。所以北方人到上海常有这句话,“哎,怪事!上海人怎么都喜欢吵架,吵不完的吵。这有什么吵的呢?拿我们北方人来说,马上出拳头来打,打完了就算了。”没完没了的气啊气啊,不知气到什么时候才完。
人家不气,你倒气得不得了,都是让烦恼做主了
有时候生气还叫冤枉,你跟人家说,“你看你看,我气成这个样子了,他还在笑,他一点不气呢。”你自己认为冤枉,“我是为你气,你自己倒不气!啊?!我气,你不气,我不是吃亏了么?”你自己要吃亏么,你气得不得了,这冤枉不冤枉啊?众生蠢啊,真是蠢啊,说起来就是烦恼做主,魔加持了。
一起烦恼,难免有人要来看笑话
而且你一气恼,这个人也过来了,那个人也过来了,也可能是同情你吧,也可能来劝劝你吧。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三分是来关心你,七分是来看看你演气恼的戏:看看这个人气得这个样子,两只手都发抖了,平时很难看得到的。
觉悟就是从烦恼的转变中来的
觉悟就是从烦恼里觉悟过来,所以说真理就在我们普普通通的生活里,你能够认识生活、认识烦恼,就是智慧。好,今天就讲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