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63-2(总第344)

─────────────────────────────

◎ 傅味琴 讲于 2003.9.25

不受烦恼的干扰、冲击,修行就容易产生喜乐

提要:

  • 听法少,法上的力量远远比不上累世累积的世俗力量,慢慢世俗的力量又起来了

  • 如果心里以修行为主,第二次来就比第一次强;如果以放不下世俗心为主,就一次不如一次

  • 不受烦恼的干扰、冲击,修行就容易产生喜乐

  • 一方面要从听法中得到启发,一方面自己要认真把握

  • 释迦佛规定佛弟子都要修禅定,如今佛门里许多人却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听佛的教导

  • 禅宗是一心禅,也是禅定的一种

听法少,法上的力量远远比不上累世累积的世俗力量,慢慢世俗的力量又起来了

世俗心的习惯势力很强啊,今世你从小长到大,活了几十年都在世俗里,再加上前世,前世你也是在世俗里,前一个前世也是在世俗里,不知道过了多少世,一直生活在世俗里,今天能够有点转变,真不容易啊,全靠佛法的智慧。佛法智慧在教育人、转变人、改造人上面,是有特殊的力量的,所以你能转变。

可是听佛法,说到底还是时间短啊,听得不多啊,在累积的力量上远远比不上世俗习气的累积,所以慢慢世俗心、习气又回来了。

如果心里以修行为主,第二次来就比第一次强;
如果以放不下世俗心为主,就一次不如一次

而且有的人呢,来第二次比第一次强,来第三次比第二次强,但是还有的人呢,来第二次比不上第一次,来第三次比不上第二次,这究竟什么原因?

就看你心中的力量哪个为主。你心理力量以修行为主,你因为有客观困难,先回去一下,一有机会又来了,你当然会比第一次好一点。你假如心理上以世俗心为主,样样放不下,那当然一次不如一次。那为什么要来呢?因为世俗上遇到烦恼的事情,太烦了,烦得他苦死了,像逃那样逃得来。可是他这个世俗心并没有放下,即使他没有退心,也像吊在半空里,也不知道吊到啥个年代。

不受烦恼的干扰、冲击,修行就容易产生喜乐

所以我们最关键的是,要在修行生活中不要受烦恼的干扰,不要受烦恼冲击,这样很容易发欢喜心,很容易感觉到修行生活是这么样的平稳、安静,而且呢,听法也发生喜乐,修禅定也发生喜乐。如果走这条路,你心就定下来了。

一方面要从听法中得到启发,
一方面自己要认真把握

所以这里边,一方面要听法得到启发,一方面你自己要认真一点,认真对待自己,认真把握好,前面的路自己掌舵要掌得稳一点。

释迦佛规定佛弟子都要修禅定,如今佛门里许多人却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听佛的教导

我们再回过来讲,吃饭能够增长我们的营养,维持我们的生命。我们每个佛弟子,释迦佛规定我们都要修禅定的,戒定慧,就有定。释迦佛说:凡我弟子非禅即诵,非诵即禅。一个念诵,一个修禅定,佛弟子就这两件事情。

但是如今,中国信佛的人,他们有这样一个理由、那样一个理由,都认为不修禅定没关系的。而且他们搬出来的理由,都是理气直壮,好像:你不懂,我讲一点给你听听,某某大师怎么说的,某某法师怎么说的,某公某公怎么说的,你看看我搬出来这些人的话,你还有什么话说?可是几乎没有听到他讲佛是怎么说的。

你跟他说:佛是这么说的。他跟你说:人是这样说的。你假如再跟他争争,他马上批评你,“你连大德高僧的话都要批评啊?你还算是一个佛弟子吗?你对僧宝这么不恭敬啊?一个佛弟子对父母尚且要尊重,你竟然对僧宝这么样不尊重啊!”你即使再跟他说:佛是这么说。他不理你,他管他说,你跟他说道理,他对你诬蔑、诽谤全上来。这种风气很厉害啊。

禅宗是一心禅,也是禅定的一种

所以这么样几十年乃至于一两百年来,慢慢就是:大家不修禅定。从禅宗开始,人们已经偏向于修一心禅、修祖师禅,已经逐渐忽略了如来禅。那么总算还有一个禅宗吧。但是后来人们把一心禅归纳到一个宗派里去,称为“禅宗”。其实当初达摩祖师并没有说,“我所提倡的叫‘禅宗’。”是人们给它划到一个宗派里去,再加上听说当初达摩祖师能够一根芦苇丢在大江里,他就站在芦苇上飘过江了,有这么大的神通,那么更加吸引人。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