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69-5(总第401)

─────────────────────────────

◎ 傅味琴 讲于 2003.10.9

根据释迦佛的法纠正错误,对无论修什么法的人,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提要:

  • 偏执的人,没有的事,也会自己臆想出来起瞋心

  • 根据释迦佛的法纠正错误,对无论修什么法的人,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释迦佛智慧圆满,既然是佛弟子,就应该听释迦佛的,可是偏执的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想不明白

  • 修净土要离瞋,要修大慈大悲

  •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不修四无量心,与阿弥陀佛不相应

  • 念佛号能达到一心不乱,还要修十六观

偏执的人,没有的事,也会自己臆想出来起瞋心

如果在修行路上偏执,咱们可能也容易发现吧,偏执的人瞋恨心很大,几乎不像一个佛弟子,本来佛弟子是一家人,可是他们偏执了。偏执的人,根本没有的事,也样样会想得出来。

从前咱们也听到一些话,“不得了,文教部这些年轻人来抢居士林了。”根本没这回事,他们偏要这么想,结果“因为你们要来抢居士林,所以咱们就对你们动瞋恨心”。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都会想出来。

根据释迦佛的法纠正错误,对无论修什么法的人,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讲法,完全是利人,对任何人,我不会动什么瞋恨心,我只是讲法,要你根据释迦佛的法去修,这不管你是什么宗派,都对你有好处。那么根据释迦佛的法来看,某些人讲的东西是错的,如果你能够纠正一下,对你有好处,不管你修什么法。

释迦佛智慧圆满,既然是佛弟子,就应该听释迦佛的,可是偏执的人,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想不明白

如果你是修念佛净土宗的,念佛好,净土也是好,不可能有一个理由不好,除非外道说我们不好。你自己想一想,你是照释迦佛的方法去修净土有把握,还是照跟释迦佛不同的、某一个人的方法,去修净土有把握?你到底听谁的啊?如果释迦佛的方法跟现在有些人的说法完全不同,那么你听哪一个?正常的精神状态,当然是听释迦佛的,这种人很容易醒过来,很容易改正,“唉呀,我过去因为听法听得少,念经也念得少,我不懂啊,现在我懂了。”那很容易转过来。如果偏执呢,就转不过来。

你认为你偏执的东西是没错的,那么肯定释迦佛错了;如果你承认释迦佛是不可能有错,因为释迦佛智慧圆满、彻底究竟,那么肯定是人错了。这种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会醒不过来?我想来想去想不明白,那一天我看了报纸才明白:哦,原来这是一种病,叫偏执狂,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修净土要离瞋,要修大慈大悲

一般我们所看到的这种情况,一旦偏执了,就会动瞋恨心。到底这条路对了,还是错了?这儿写清楚了:“离瞋净土门”,修净土要离瞋,你修净土的人,怎么好动瞋恨心呢?修净土的人是大慈大悲啊。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不修四无量心,
与阿弥陀佛不相应

咱们现在光说净土中的一个净土,咱们的习惯呢,对西方净土比较熟悉,咱们就拿西方净土来说。西方净土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你不修四无量慈悲喜舍,你能感应吗?就拿我们人间的生活来说,我们常容易听到这些话,“我跟他实在合不来。”“哪里合不来?”“这个人心量实在太小,我嘛心量比他大得多,这个实在合不来。”所以心量大跟心量小就合不来,心量小跟心量大也合不来,阿弥陀佛是无量,你心量小,能相应吗?不相应的。

念佛号能达到一心不乱,还要修十六观

即使你达到了往生的标准,一心不乱,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能够按照十六观境去观,十六观境观到后来是入定,定中能现出极乐世界最好。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咱们谁也没有去过极乐世界,当年释迦佛曾经现神通,把各个净土都现给韦提希夫人看,我们今天没有这样的福气,仅仅靠《观无量寿佛经》做一个介绍。

有人觉得这个介绍还不够具体,他想画画,可是他又没有到过西方极乐世界去,他也没有得到释迦佛现神通给他看一看,结果画的不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而是他头脑里的极乐世界,宫殿全是北京的宫殿。就拿十六观境来说,也没有马上叫你观宫殿观佛,是叫你先观西方红日,那么你一心修禅定,入定了,定中会显现出来。

为什么要修这个观?你修这个观你的智慧就大了,品位就上升了,照通常的话来说——我这个话是启发启发:你就认得路了,你就能辨别这到底是不是极乐世界,因为你看见过。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