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无常

无常(34)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问:我想找一个适合个性的禅修对象,有时我长时修习念佛,但心却定不下来。我尝试修习身至念、念死,但是都无法得到安止。因此,我对该怎么做全然不知所措。

答:放下它。当你全然不知所措时,就放下。

问:有时有一些安止,但随后许多回忆便开始进来,于是我再次分心与散乱。

答:就是这个——无常。无常!一切都是无常。只要持续教导你的心:“不确定,不一定!”一切心理现象绝对是不确定的,别忘了这点。若心不安,那是不确定的;若心平静,那也同样是不确定的。别执著这两种状态,且别把这任何一种情况视为真实的。“心是无常的”,你听过这句话吗?你研究过这句话吗?对它你会怎么做?

安止不是恒常的,不安也不是恒常的。因此你应如何修行呢?应如何看待事物呢?若具有正见,就会了知安止与不安这些情况都是不确定的。然后会有哪种感觉呢?持续观察此事。

若心变平静,那会持续多少天呢?若它不安,又会持续多少天呢?只要持续说:“不确定!”然后事情会停留在哪里呢?如此持续,不著两边。

你修习念佛但不平静,修习入出息念也不平静。你为何那么执著安止的概念呢?修习念诵“佛陀、佛陀”并了知不确定性。别把你的心境看得这么严重,无论平静或不安,由于这个爱著的缘故,它们都是在戏弄你。我们必须比它们聪明一点,当这两种情况出现时,觉知它为不确定,然后事物止息。试试看!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持续以“不确定”对治它。通常我们不以正念对抗或经历它,而是跟着它团团转。

若有人想要做许多禅定的练习,我为他喝彩。经上说到有两种解脱——定解脱与慧解脱,“解脱”是意指灭除渴爱与无明的杂染。由定解脱者,透过禅定培养心力,终而产生智慧。

有些树浇许多水会长得很好,但有些则只需要少量的水。就如此地的松树——别浇太多水,否则它们将会死在你的手上。有些树只需要很少的水就能长大与开花,它们如何办到,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

禅修也是如此。在定解脱中,你严格地禅修,需要培养许多禅定。这是一种方式,就如树为了长大需要许多水,但也有树不需要太多水。

因此他们说达到解脱,有定解脱与慧解脱两种方式。要达到解脱,行者当然必须凭籍智慧与心的力量。这两种方式并非真的不同,那么为何有此区别呢?那只是一种说法罢了,你若把它看得太严重,并尝试区分它们,只会让自己感到迷惑。

它们确实在某些观点上,各有些许的强调重点。称两者相同并不对,而说两者相异也不对。这就如谈论性行①,教说中提到贪性行、瞋性行、痴性行与觉性行,那是指出某个倾向比其他的强。它们只是用来分类事项的名相,但请别忘记,我们一切学习以及所做各种修行的重点,是为了参透了悟诸法无常、苦与无我的本质,来达到解脱。

译注:①性行是指通过个人的自然态度与行为所显露的性格,由于过去所造业的不同,人的性格也因此不同。阿毗达磨诸论师将性行分成六种:贪、瞋、痴、信、觉、寻,如贪行者适合修持十不净与十随念等十一种业处。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