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戒是在五戒基础上的提高,也没有离开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和放逸戒
今天我们讲《律海十门》其中的《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五戒是居士戒,五戒,前四戒是根本戒,酒戒是放逸戒。在比丘戒里边,杀盗淫妄也是根本戒,所以比丘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提高,要求更加广大细致,也就是说比丘戒要求更加高,可是从来没有离开过四根本戒跟放逸戒。既然要求更高、更广大,所以难免和居士五戒有区分的地方。
进了佛门不听佛法,仍然分别执著,就冲掉了平等心,背离了佛法
众生进了佛门,仍然没有离开分别、执着、颠倒,所以不听佛法,就经常会弄错,至少会产生思想上的错见。每个地方都从分别去发展,发展到后来,分别心越来越大,分别到最后,更是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由分别而冲掉了平等心,由分别而产生了新的阶层,完全背离了佛法。
授戒的人,本身必须具足这个戒,才能给人授戒
五戒,四根本戒加上一个放逸戒,是比丘跟居士都应该知道的。将来你们成为比丘,自然会给居士们授归依戒,乃至于授五戒,如果你五戒都不懂,比丘戒里边的四根本戒、放逸戒,你也持不好,那么给居士们授五戒的时候,你就不够资格。并不是凭比丘这样一个身份,就能够给居士授戒的,比丘如果改变了性质,比丘的身份就不存在了。要保持真正的比丘身份,那就要不改变性质,这个性质就是:你给别人授戒的时候,你必须自身具足这个戒。
佛说以戒为师,自身不懂戒、不持戒,就没有资格为他人授戒
有些人已经变了质,自己在犯戒,受了戒也不学戒,对自身的戒搞不清楚,连五戒都搞不清楚,持得也不清净,那怎么可以给居士授戒呢?这是要非常严格的。为什么对戒必须这么严格呢?因为佛涅槃了,以戒为师,师是最最重要的,以戒为师,当然戒也是最重要的。
自己修持也好,度众生也好,首先从戒开始
“近事”,居士又称“近事”。“分别”,就是把五戒一条一条分别的说说清楚。要把五戒说得很细,就要分别而说,每一条都说一说。“门”,从我们自己修持来说,这是一个修持的门;如果去度众生,这是一个度众生的门。所以自己修持也好、度众生也好,首先要从戒开始,首先使众生进入律仪,然后才能使众生进入涅槃。
五戒是尽形寿受持,受了戒要终身持
五戒是尽形寿受持。尽形寿,就是终身的意思。你现在是人的身体,这个身体什么时候完?你的寿命什么时候完?你死了才完。那就是说受了五戒要终身持,一直要持到你老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