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6-4) (总第152)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26)

 

要以出离心求取五戒,出离是出离烦恼,出离生死

提要:

  • 修行就是修颗心,要把愚痴、颠倒、不清净的心,转变成跟释迦佛一模一样

  • 修心是总纲,要修成一颗智慧的心

  • 只知受戒有功德,受了戒不懂也不持,结果尽是犯戒背罪过

  • 要以出离心求取五戒,出离是出离烦恼,出离生死

  • 五戒是菩萨戒、成佛的基础,不发出离心,不出离生死,又何谈成佛?

  • 不要法,不想修行,就致成末法时期修行困难

修行就是修颗心,要把愚痴、颠倒、不清净的心,转变成跟释迦佛一模一样

慧行修心”,我们修什么?实际上就是修颗心。众生心是愚痴的,我们要把愚痴的心转变成有智慧的心。愚痴的人颠颠倒倒,尽干错事情。贪瞋痴泛滥,颠颠倒倒,不清净,干坏事,这颗心就不清净了。所以说学佛法修行就是净化人心,要自净其意。我们的目的,听了佛法以后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己要经常根据佛陀的教导来教育自己,自己要改变自己。这种教育和改造的作用,就是用佛陀智慧的法语,提起觉悟,来转变来去掉心里的愚。如果我们的心能够修到跟释迦佛一模一样,我们就是佛。

修心是总纲,要修成一颗智慧的心

所以修心是我们一个总纲,我们修什么心?修慧心,我们要修成一颗智慧的心。我们今天受过五戒的居士,必须要以修心之法要发起慧行。什么是发起慧行的修心呢?下面就扼要地提一提

近事发起慧行修心之法要

一、以出离心求取近事戒,于此五根本学处,甚于生命冒险守护,兼制五根,不入非处,此律仪戒,必于人中方得应思。

只知受戒有功德,受了戒不懂也不持,结果尽是犯戒背罪过

一、以出离心求取近事戒。”“近事戒”就是居士戒,也就是五戒。我们看看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居士,今天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啊?经常可以听到,哪儿有授五戒了,很多信佛的人都去了。实际上他们受了五戒等于没受,因为他们对五戒都搞不清楚,上午受戒下午犯戒。而且受了戒,到底有几个人真的持戒啊?很多都是随随便便的,无所谓。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对受戒特别地起劲?因为他们只知道受了戒有功德。连戒都搞不清楚,那么功德在哪里?犯戒有罪过啊,这些他们就不管了,反正“受戒有功德,只要有授戒,我就去受戒”。

要以出离心求取五戒,出离是出离烦恼,出离生死

如果你抽点时间一个一个去问,“你为什么要受五戒啊?你以什么心去受五戒啊?”我看没什么人讲得出来,只知道“受五戒有功德呗。”按照这儿讲,要以出离心去求取近事戒。你去求戒这颗心是出离心,而不是拿功德的心。出离是出离什么?出离烦恼、出离世俗、出离生死流转,要以这样一颗心、这样的目的去受五戒。

五戒是菩萨戒、成佛的基础,不发出离心,
不出离生死,又何谈成佛?

我们以前知道,发心出家,这个心要非常清净,要以出离心发心出家:为什么要出家?因为我要了脱生死,因为我要出离三界、出离世俗、出离烦恼。在此地来看,连居士受五戒都要发出离心。我们也能够想得通,五戒是将来受菩萨戒的基础,修菩萨道的人一直修到成佛。就等于说,五戒是将来我们受菩萨戒成佛的基础。你不发出离心,你难道不要出离生死啊?你难道不要出离烦恼啊?难道你不要出离世俗啊?你这些都不肯放下,不肯出离,你怎么修行?怎么出离三界?怎么成佛啊?不管五戒、八戒、出家的具足戒,都要在出离心基础上去受戒。当然你以出离心为基础去受戒,你受了戒肯定要修行,因为你不修行咋出离了?

不要法,不想修行,就致成末法时期修行困难

什么叫末法时期?末法时期就是大家都不要法了,法成了一个尾巴,所以叫末法。为什么末法时期修行很困难?第一,没有法;第二,受了戒的居士,他受完戒回去了,他在家里修行吗?所以不是末法时期修行困难,而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不要法,不想修行。不要法不想修行,那当然证果成道是极其困难,有一些人能够修成就已经算不错了。末法的现象都是人自己搞出来的。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


皈依佛法僧 尽形持五戒

不杀不盗取 不淫不妄说

不饮用诸酒 终身无违犯

并供养三宝 和尚阿阇梨

一切如法教 奉行无违逆

于上中下座 三业常恭敬

复方便勤求 坐禅及诵经

乃至诸学问 劝助作福等

广开涅槃路 闭三恶道门

菩提戒之基 增长正业行

从初地至十 菩提道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