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修持对每一个学佛者来说确非易事,诚如古人所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虽则如此,自古至今,修持有成就入佛道者仍是层出不穷。对此,虚云和尚深有体会。他根据自己百余年亲近妙莲和尚等数十位善知识所受教益,结合自己参修体验,晚年在云居山上概括出无论出家在家,立志佛法修持,以了脱生死,那么在确立对佛教信仰的正信信念之后,“就应该发长远心、坚固心、勇猛心、惭愧心。”对其中所说的长远心、坚固心等四心,虚云和尚认为是一个学佛者能否正确修持,坚持下去,契道入门,证得佛果的关键所在,尤为注重。
其中所说的长远心,又称平常心。对其释义,虚云和尚认为有二。一方面,虚云和尚认为“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另一方面,虚云和尚则认为诚如古人所说,修持的人“能无心造作,无安排,无改变,无花言巧语等,这就是平常心,就是道,也就是直心的道场。”具体说来,虚云和尚强调要保持平常心,就要遵照六祖慧能大师教导智隆禅师时所说的,“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泥,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虚云和尚正是远承六祖慧能大师教导,近续洪州宗祖师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宗旨。当年,马祖道一在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光大曹溪法脉。为接引学人,道一曾对“平常心是道”作过具体解释,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取会,无断常,无凡无圣。”简而言之,马祖道一所说的“平常心”,也就是与修持者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系的现实之心。应当说,虚云和尚对“平常心”的释义,既吸取了六祖慧能大师等前辈思想的精髓,又结合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使之更加贴切生活,符合于今人的思维,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不仅如此,晚年虚云和尚对“平常心”的论述还有多次。这些论述从正面开示学人,反复强调修持佛法,要恒持“动静无心,善恶无念,性空既无心,无心即道。”有时,虚云和尚也会从反面举例,突出“平常心”对修持者的重要性。在晚年的一次开示中,虚云和尚告诫修持佛法者特别是一些出家人,受戒后过了些时日,“老毛病复发,就退道心,就不平常,反以贪、嗔、痴为平常了。”虚云和尚认为这样下去就十分危险了。正因为这样,虚云和尚认为佛法修持者若不发长远心,就容易退道心。这不仅在年轻人中有过样的情况,就是在一些讲经说法多年的老法师遇到魔障,陷于声色香味触法等尘劳业境中,有时也会出现站不住脚的情况。虚云和尚强调要避免退道心的情况出现,树立坚固心与发长远心是十分重要的。
说到佛法修持者发长远心的重要性,虚云和尚还有其看法。虚云和尚认为我们人生在世,造业无边,一旦要修行,想了生脱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因为在我们未修行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习气污染,即便是刻苦修行,“岂能把习气一时放得下吗?”虚云和尚还以长庆禅师坐破蒲团7个,赵州谂禅师80岁还在外行脚,40年不看一字,不杂用心,方才大彻大悟为例子,告诫大家修持佛法要发长远心。非但只此,虚云和尚强调就是对一些佛法修持有一些成果的人来说,发长远心就更为重要,“如果用功的人,到了身心一如,静境现前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裹脚不前,须知这是初步功夫。”虚云和尚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时对佛法修持者来说烦恼无明并没有全部断除,还要继续用功,这就要发长远心。否则的话,浅尝辄止,“则认化城为家,烦恼仍有生起的机会”。久而久之,修持所得将前功尽弃,好一点的要“做一自了汉也很为难。”所以,虚云和尚一再告诫大家佛法修持,一定要发长远心,强调“假如你信心坚固,长远心不退,则不怕你是怎样的一个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若是佛法修持者能使自己“心能平常,始终不变,经历风波险阻,此心如如不动”,那就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