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虚云和尚传(59)

何明栋 著

在忏悔时,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检讨,督促并增强自我警策和自尊心的洗涤,告诫自己从此不再复犯。所以通过忏悔,可以使自己的心性从罪恶负疚感中得到解救,恢复平静,以便重新奋起修持。诚如《心地观经》所云“若复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正是这样,惭愧心与忏悔心对于佛法修持者说来是极为重要的。作为一个有百余年修持实践的老禅人来说,虚云和尚对此是有着深切体会的。虚云和尚知道所谓修持即是将染污心性的烦恼、无明等尘劳清除掉,然而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耗时费日,还不能在一朝一夕之内一蹴而就的。“《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位位都是经过久远劫来,长期修习才成功的。”即便是古代有些慧根甚厚,又得到名师指点的修持者,在修持历程中确实有费时不多而得到一些利益的。但是即便得到这些利益,只表明修持者进入了一定的境界,而并非真正是功德圆满了。“这只是初步功夫,烦恼无明尚未断除,”还须加功前进。由此可以说,佛法修持的历程并不是那样简单的,尤其是到了近现代以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佛法修持者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就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还要继续努力。否则的话,稍有松懈,昔日埋没心性的我慢贡高等杂念难免会沉滓泛起,心田中的无明草又将萌生,前路复入茫茫之途。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应当说客尘烦恼五欲七情无时无刻不在紧紧缚人。在修持历程中妄想再现,以致过失犯戒等不良行为时有出现的可能。所以,时刻恒持惭愧心与忏悔心,就能使自己的修持持之以恒,最后真正明心见性,了生脱死。

当然,作为近现代中国禅宗泰斗的虚云和尚,寄永转法轮之厚望于四众弟子,要求他们在佛法修持中时时保持惭愧心。对于其中肩负住持正法之圣命的出家二众的惭愧心,虚云和尚尤其更加注重,要求作为师傅者平日要对徒弟严加教育,言传身教。对于寺院丛林来说,则要端正道风,严肃寺规,真正遵奉佛门规制,认真举行每月黑白诵戒布萨和结夏时的自恣。虚云和尚强调“这就是佛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佛法修持者来说是万万不可少的。正是这样,虚云和尚在平日就很注意观察,一见端倪,即加教育。1955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虚云和尚看到云居山真如禅寺有部分僧人过堂时,“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桩,但虚云和尚就以虔诚的向佛之心与守戒之念,见微知著,认为这样的现象有失佛门弟子的威仪,于佛法修持不利。因而在当夜说方便开示时,虚云和尚用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来提醒大众师傅,须知“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因此,我们在受用时“要常存惭愧心,莫失正念。”时时警策于心,痛念生死大事,乃是虚云和尚的一贯信念。这在岑学吕居士编辑《虚云和尚年谱》中,可以看到类似事例有不少。

然而,虚云和尚是这样要求学人恒持惭愧心,认真修持,同时他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尤其是晚年驻锡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的数年中,虚云和尚对自己要求更严。恒持惭愧心,不时向常住大众表示忏悔。1955年四月初五日方便开示中,虚云和尚就检讨自己出家以来,跑了几十年,还未痛切加鞭,放不下。”半个月过去,也就是到了四月二十一日,又在方便开示时,虚云和尚再次检讨自己青年时,在外面梯山航海,踏破铁鞋,也为修行办道,看话头,心中只求贪多,如猿猴摘果一般,摘了这个,丢了那个,摘来摘去,一个都不到手。“现在眼光要落地了,才知道以前所为都是不对。”几天后,四月二十九日在方便开示时,虚云和尚又告众“虚云惭愧万分,习气深了,不能回头,不能放下……”同年六月初二日,虚云和尚又一次在方便开示中向常住大众表示忏悔,“我忏悔,不过比你们痴长几岁,弄到一个虚名。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长处,以我为宗就苦了。我比《楞严经》所说的妖魔外道都不如。……”到七月十七日夜,虚云和尚再次自我检讨,忏悔道:“就以我自己而言,一生感果很苦,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还落因果。”应当说,虚云和尚晚年对自己百余年修持历程的反省与总结,正表明其时时保持惭愧心与忏悔心。这不仅在当时,就是到了今天对于佛法修持者来说仍是当敬以为师,尊之为鉴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