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106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106)

修行就是想

这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想,想就是思维。还要磕头干什么呢?磕头也是修行。当你磕头的时候,消灭你的身业所造的杀、盗、淫业;当你口赞叹佛的时候,消灭你口业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当你忆想念佛、念法、念僧的时候,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灭你的贪、嗔、痴,叫做舍业清净。这要练习,你这样想,这样思维,这样修,渐渐就能入佛道。

这个有因有果。在因地修的时候,一定能契果;等契到果的时候,所证得的究竟果,就是原来你最初的心,因果交彻。那么就不要再问了,不要问这个师父、那个师父,到处问,谁给你说的都如是。如果跟你有缘,你就听见了,深入一点;跟你没缘,你就听得不深入。这是缘的问题,并不是法有差别,法没差别,谁都得如是说,不如是说就是魔道。

你现在皈依三宝,一定要念念不忘三宝,这是正确的道路。因为念念不忘三宝,使你自己的三宝产生了,所以你得到加持力。就是自性三宝,跟外界的现象三宝,两个结合起来,自然得到殊胜加持,这个时候你能生起欢喜心。因为念三宝而能够生起自己的一种欢喜心。欢喜心,我们可以说好多例子。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参学琐谈 (106)

五 瞻礼舍利

与化谛法师见面谈了谈,他请我们在客堂里吃了一顿午饭,就坚持要我们到库房楼上他的房间隔壁的一间空房里去住,而我则坚持要去上客堂挂单。这不是我固执,因为我知道在丛林下做客虽然不要上殿过堂,但有些地方并不比在上客堂挂单方便,何况我参访名山道场的目的,是想使我父亲见识见识,自己看看别个的家风呢?如果住在库房的楼上,上上下下,出出进进的不唯感到别扭,就是想拜拜舍利也将受到限制。因此,彼此坚持的结果,还是满了我的心愿。不过,我们住在上客堂期间,仍打扰化谛不少次,这是因为每天在吃中饭的时候,不是他亲到上客堂去叫,就是派人去请,有时候他也拜托寮元师陪我们到客堂或库房里吃饭,使我极感不安,然为了想拜几天舍利,也只好随他去安排。

谈到拜舍利,可以说是一桩不可思议的事!阿育王的舍利,是佛灭度后一百年至二百年之间,阿育王时代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阿育王不但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且是一位佛教的大护法,他以神力碎七宝为末,和以香泥,在一夜之间便造成了八万四千座宝塔,每一宝塔中置佛舍利一颗,并请神通广大的耶舍尊者放八万四千道光明,敕令鬼神,于阎浮提,选六殊胜境,八吉祥地,安放宝塔一座,令众生供养植福。据说中国合乎“六殊胜境,八吉祥地”条件的地方共有十九处,阿育王寺即是其中之一。照这样说,有佛舍利宝塔的地方,即无异佛的法身,而“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就“皆应恭敬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这也许因为末法众生障重福薄的缘故吧?

我同我的父亲和海超到达阿育王寺的当天下午,从客堂到了上客堂,一切被安置就绪后,即披衣持具随同上客堂里的几位“上客”,去舍利殿拜舍利。舍利殿的殿主在我们的请求下,他把舍利塔请到舍利殿后面的丹墀里一张方桌上,叫我们展大具顶礼三拜,拜毕长跪合掌,闭目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若干声,然后再睁开眼来,抬头瞻望舍利。据殿主告诉我们,由于人的根机不同,所看到的舍利颜色也不一样!如果看到舍利是金黄色的最好,看到是灰黑色的最不好。因为我急切地想证明一下自己的根机,即一心一意地注视着那座高约数寸,以七宝造成的佛舍利塔里面放舍利的地方。可是,看来看去,眼睛都看得发酸了,还没有看到舍利在哪儿?后来幸亏那位殿主把舍利塔两手捧起请到我的面前,我才看到那颗比黑豆还黑,比黑豆还小的佛舍利。看过之后,我问问我父亲和海超以及其他的人,他们都说看到,但看到的大小各异,颜色也有别。有的说是黄色,有的说是红的,也有的是五色俱全,大如西瓜的;因此,使我对那位殿主所说:“由于人的根机不同,所看到的舍利也不一样”的两句话,至为信服。

(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