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15)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你必须能够转化三业,依着这个法就能转化你的三业。怎么转化呢?譬如说我过去很悭贪,学了佛法之后,还是不肯施舍。大家不要误会,说我要求他布施钱,不是这样的涵义,这个意思太狭小了。我所知道的道理,能够布施给别人,转施给别人;我所听到的佛法,我就马上转送给别人,让他也能知道。这比你供养他好多财物,功德还要大。我经常跟道友说,供养师父不一定给他红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经供养他,他也得利益,你也得利益,大家共同成佛,这叫法施,以法布施。法施的功德比财施的功德还大,就是把自己施舍了。

还有,经常给人家欢喜,不论跟自己的眷属、亲朋好友,乃至于自己冤家,他对你瞪眼睛,或者向你发脾气,你就笑一笑,总不跟他对瞋。经常布施欢喜,使你自己没有怒容,总在转你的怒,转愤怒变成无限的宽恕慈悲。经常这样的观想,你就是修弥勒菩萨行。学佛是学一切佛,哪一佛你都可以学。之后,你就能够依着佛所说的方法传述给别人,这样大家就能够把忧苦拔脱了。(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止 贪 禅

欲贪与苦是如影随形,亦即有一个苦因,就有一个苦果紧跟紧随,所以,经典说:“有一百个爱着,就有一百个苦,乃至有一个爱着,就有一个苦。”因此想要解脱苦,就必须要从止欲灭贪下手,不可能又要欲望,又要解脱苦。

佛陀的教义非常清晰地表达灭贪灭苦的宗旨,《杂阿含108经》说到:“大师(佛陀)唯说调伏欲贪。”于五蕴(肉体、感受、思想、意志、意识)调伏欲贪,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做功课,善知于境界味着的溺苦、染患的缠苦、离执的快乐,而调伏欲贪,永离苦境,这是佛陀所教导的。离苦得乐是人人所乐意的,但有爱着就有苦,就不能离苦,也就是说要欲贪、爱恋、渴望、思念就可以确定是爱苦,不是爱乐。

(摘自《嘉义新雨》第10期 明法比丘)

◇◇◇◇◇◇◇◇◇◇◇◇◇◇◇◇◇◇◇◇◇◇◇◇◇◇◇◇◇◇◇◇◇◇◇◇◇◇◇◇◇

南行散记 ⒂

                ※ 理海

2003年2月3日 星期一 蓝天湛然

许多天来,看着个别人对舍利的疑惑与不解,很有必要向各位谈谈关于舍利的一些情况。

舍利,是古印度的梵语,意译体、身、身骨、遗身。人们通常把佛陀之遗骨,称为佛骨、或佛舍利。也有高僧圆寂后焚烧所遗之骨而称为舍利。《金光明经》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据佛经记载,舍利有以下几种不同:

一、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之说。谓将肉身、或遗骨全部收入一座塔中者,称为全身舍利;将遗骨分置多处造塔供奉者,称为碎身舍利。此起源于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时期所行之土葬与火葬二法,而以土葬之遗体称为全身舍利,以火葬后之遗骨称为碎身舍利。

二、生身舍利和法身舍利之说。《浴佛功德经》分舍利为两种:(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即佛之遗骨。(二)、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即佛所遗之教法、戒律,而以舍利比喻之。

三、以其颜色又可分为三种:(一)骨舍利,其色白。(二)发舍利,其色黑。(三)肉舍利,其色赤。(摘自《佛学通讯》2003年8月)

◇◇◇◇◇◇◇◇◇◇◇◇◇◇◇◇◇◇◇◇◇◇◇◇◇◇◇◇◇◇◇◇◇◇◇◇◇◇◇◇◇
参学琐谈

五 圣泉观雨

所谓“西屋”,并非是一栋门窗俱全,设备完整的房子,而只是一间“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破得不能再破了的草寮而已!但不管如何,在那种环境之下,除了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情忍受之外,也无别法可想,所以,我走进那间“西屋”,即选择了一个角落把行李放下,身体依靠在行李上,就地一坐,大概是因为过于疲劳的关系,坐了不久,就悠悠忽忽地入睡了!

一觉醒来,已是红日高悬!浑身的筋骨又酸又痛,好像瘫痪了似的,一动也不想动。但及至想到所处的环境和遥远的征途时,只好强打精神,两手扶着墙壁站起来。

起来之后,运动运动手脚,整理整理行李,正想走出去到外面看看,昨晚带我进来的那位朋友,即向我走来,我向他点头问道:

“先生!我现在可以走了吗?”(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