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修行人之路

修行人之路 (164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参学琐谈(164)

三十二、同学同道

我的参学琐谈写到这儿,本来就应该打住了,因为自从离开新竹福严精舍,即大着胆子,背了一块“弘法”的招牌,在台湾东、西、南、北地到处打混了!这期间,虽然由于自己的德学不足,弘法的成绩平平,却也曾被台湾省佛教会聘为“弘法委员”,台湾省佛教分会颁发过弘法热心的奖状,并且还获得一个“大法师”的头衔呢!想想看:这“弘法委员”,这“奖状”,这“大法师”的头衔,使我一天到晚攀逐外缘,尚嫌时间不够分配,哪儿还有工夫,再想到“参”、再想到“学”上面去呢?不过,我要敬告同学(指在学的一般青年僧尼)、同道(指有心弘法利生的出家二众)们,在德学未足之时,千万千万不要被“弘法”的美名冲昏了头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忙着去“弘法”了,应知“参学”不易,而“弘法”更难啊!

可是,中国台湾是一个亚热带的地方,一切都显得早熟!在大陆的北方,一年之中,仅收一次小麦,一次杂粮;而在台湾则可以收割两次稻谷,一次地瓜和一次萝卜一类的菜蔬。在大陆从佛学院毕业出来的僧青年,就是再参学个三年五载,尚不敢以“法师”自居,而在台湾省只要在佛学院里混两年,不是眼睛移在头顶上去了,就是沾沾自喜地说:“我也是法师了!”于是乎,跟我一样,背着一块“弘法”的招牌,东、西、南、北地到处打混,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自误误人”!

(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一代苦行僧——广钦老和尚的修行历程⑤

经久通报,时逾百二十日,转公亦自觉不对,可是又不敢遽尔断定。于是,一方面请人上山准备柴火,为师火化。另一方面,速与弘一大师捎信去,请他老来鉴定生死。当时,弘一大师正在福建永春弘法,获函,即托人来讯阻止,千万不可鲁莽从事,候其来视再作决定。

弘一大师前来承天禅寺后,遂与转尘上人领数人上山;弘公在洞中左观右审,表情肃然而赞叹道:“此种定境,古来大德亦属少有。”遂在师前,轻轻弹指三下,众人随着转公一齐步出洞外,朝后山碧霄岩漫步而去。碧霄岩乃广老之法师——宏仁老和尚住处。宏公与师相约于山中苦修,一在山下洞中参禅,一在山上岩中念佛。大家来到碧霄岩,茶未泡开,师已出定,上山来与弘一大师、转尘上人、宏仁诸师顶礼请安。

弘一大师谦谨,不肯以长辈自居,亦与师相互回礼。师言:“大师至此,不知有何训诫?”弘公言:“不敢!不敢!打扰清修,罪过!罪过!”相互寒喧几句,弘公见事情已有个了结,遂与师言:“这里没事,您还是请回吧!”差一点付之一炬的生命,举世震惊的大定,就这么简单几句就带过了。弘公恐又干扰广师修行,遂循后山小路,绕了一圈出山去。古来大德行持,竟都如是简朴、谦谨,而又周到。

师自从此番大定后,一路快马加鞭,极力参究,及至证悟,前后穴居共历十三个寒暑。一般人不要说在那么艰辛的荒山上独处十三年,就是在家里万物具备下,一个人独自地面对自己,孤寂地呆守一个日夜,也都是一件非常恼人的事,何况在举目无人的山洞中,坐上十三个春秋呢?单就这份耐得住寂寞的能力,已非我们凡夫俗子所能想象,更甭论自内证验那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心路历程了。当然,法师自得其乐、法喜自在的证验世界,也非吾人所能揣知,吾人亦无法与其同享,这是属于法师苦修的代价。大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平等的,在这里失去的,必然从别处捡拾回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修行上,没有任何便宜可占,也没有任何取巧诈伪处,都是步步踏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

野蟒皈依

五三年,师又上山顶,在大石前再搭一小茅棚自住。间有大蟒于深夜至师处,毫无惧意,师为其授三皈。有一日,山下有一邻长诸子,偶遇大蟒,率众持棍欲扑杀之,师于山上听喧哗声,急出告诸大众:“蟒已皈依三宝,切莫杀害。”众闻师言,遂各散去。师自移锡日月洞内,鲜有人知,三度大定后,方为世惊。(完)

(摘自《圣空甘露网》)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