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庄严经论》的第七卷说:解脱和度化众生的法门有很多吗?为什么只提了六种呢?
第一,就自利的观点来说,为了达到“增进福行”、“不受染污”、“不迷惑颠倒”这三个目标,所以只才订立了六度。前面四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就是为了达到“增进善法”这目标。一、由于布施,所以资生的财物具足。二、由于持戒,所以自身才能成就。三、由于忍辱,所以眷属才能成就,因为修行忍辱的人必受到很多人的爱戴。由于精进,所以一切事业才能成就。禅定能使我们不受烦恼的染污,因为折伏烦恼是由于定力的缘故。智慧使心念、语言和行为不会颠倒,而且能如确实明白所作的一切事业。
第二,就自利利他来说,六度中的前三度是属于利他:布施的赠与和奉献,持戒是不恼众生,忍辱是忍受外来的恼害。六度的后面三度属于自利:精进是成就一切善法的原因,禅定是调伏散乱的心念,智慧是使已经宁静的心念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
第三,为了摄受六种利益众生的事宜,所以才订立了六种度。布施是可使众生享用财物而不匮乏,持戒可以不恼害他人,忍辱可以忍受他人的恼害,精进可以帮助别人所作的善行不退,禅定可以以神通力摄伏众生,智慧可善于说法以断除众生的疑惑。菩萨利他就是自利,帮助别人成就,就等于自己成就一样。由于这种因缘,而证得广大的智慧。
第四,为了摄受大乘的四种善因,所以订立了六度。所谓大乘的四种善因就是“不染”、“极敬”、“不退”和“无分别”。布施时,对于财物不会贪染,而且无所顾恋。持戒时,对于所有的善法起了极大的恭敬心。修行忍辱和精进可以使我们不会退怯:忍辱由于安忍众生和环境的恼害而得到不退,精进由于用功修行善法而达到不退。修行禅定和智慧由于止观等持,所以可以达到没有分别及负担的境界。这四种善因可以普摄一切大乘的善因。
第五,由于为了摄受大乘六项最重要的纲领,所以订立了六度,到底大乘有什么纲领呢?有方便善巧而能利益众生就是大乘的原则。布施就是不著财法,因为布施时,对于各种财物不起贪著心。持戒就不乱造业,因为受戒时,能摄住一切恼害心;护持戒体时,不易受一切扰乱人心的现象和顺逆的境界所转动。忍辱就是不舍众生,因为忍辱时,不怨恨一切对我们无益的众生。精进就是增长善法,因为精进能使一切善法不断进步。禅定就是净化烦虑,因为禅定可以调伏各种烦恼。智慧就是除却愚痴,因为智慧可以清净各种心智的障碍。这六个纲领摄尽了一切大乘的道理。
第六,因为六度已经圆满具足了“戒、定、慧”三学。布施、持戒和忍辱是属于戒学的范围,因为布施时不吝惜财法,忍辱时受打骂而不还报。这两者都是辅助持戒不可或缺的功臣。禅定属于定学,智慧属于慧学,而精进则是戒定慧三学的推动力,一切三学必须精进为伴侣,才能圆满成就。
(四)六度为何这样排列?
至于六度的次序为什么这样排列?《解深密经》的第四卷回答说:因为六度的前面每一度,都可以引发后面的那一度。排在前面的度就是后面的基础。如果对于身体和财物没有贪吝,便能受持清净的戒律;为了护持净戒便能忍辱;修忍辱后便更加精进;精进后便能深入禅定;深入禅定后更能获得出世间(没有负担)的智慧。
《大乘庄严经论》的第七卷说:六度的排列次序有三个因缘:第一是前后,第二是上下,第三是粗细。“前后”的意思就是:依照前者才能引起后者。为什么呢?由于不顾财富,所以受持净戒;持戒以后才能忍辱,安忍以后才能精进修行,精进以后才能引发禅定,有了禅定以后才能明白真法。
而所谓“上下”就是:前者是下,后者是上,后者比前者高尚。布施跟持戒相比,布施为下,持戒为上。持戒跟忍辱相比,持戒为下,忍辱为上。忍辱与精进相比,忍辱为下,精进为上。精进跟禅定相比,精进为下,禅定为上。禅定跟智慧相比,禅定为下,智慧为上。
至于“粗细”就是:前者为粗,后者为细。布施比较粗,持戒比布施细,忍辱又比持戒细,精进又比忍辱细,禅定又比精进细,智慧又比禅定细。所谓“粗”,就是容易入门,容易做到的意思;而“细”就是难以入门,难以做到的意思。
(请参阅《瑜伽师地论》的第四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