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佛法之感言(7)
/Santagavesaka
bhikkhu
(五)建立僧团
(1)我们修学佛法不宜分党分派、互相斗争,应该以佛法为依归。
(2)理想的僧团应该是民主的,尊上座、敬大众,以正法律为准则,没有独裁,专制,特权和个人主义,应该发扬六和敬的精神。
(3)有些僧尼特别好乐(喜爱)研究教理、禅修、教化信众、营修执事和修福等,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提供修行环境并善加护持。
(4)有些比丘们如法奉行不持金钱,有些则好乐修习头陀行等,我们应该予与鼓励、尊重与护持,注重僧团和合、安乐与团结。
(5)如果有人欲提供现成道场或建地,那是最好的。我们不宜太张扬而到处募化、集资或花费太多信施,不宜耗费太多社会资源。
(6)我们修学佛法不宜追求名利,应该自我充实,为自他利乐和正法久住的目的而努力。看到别人有自私心,我们应该警惕,学习并发扬佛陀无私无我的精神。
(完)
──
摘自《嘉义新雨》(35)
闻所成慧与修所成慧
编纂指导:Ven.Mtara
Sri Nanarama
锡译英:A.G.S.Kariyawasam
英译中:释开心
从研究佛法所获得的知识是理论上的智慧,即闻所成慧(sutamaya-nana), 这种知识局限于世间层面的。通过内观而获得的现观是经验上的智慧,即修所成慧(bhavanamaya-nana)。如果禅修者和一位有经验的禅师住在一起,并在他亲自的督导下禅修的话,广博的学问不是很迫切需要的,这是因为他将在适当的时候,有系统性的获得老师的指示。如果禅修者没有禅师这样的亲自指导下学禅,那他必须要“了解”一套清楚的禅修次第。传闻一些在早期自己禅修的出家人,他们透露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从老师那边获得充分的禅修理论,“理论内容是从开始修习”直到证果。唯有在掌握到这些知识以后,他们才隐居修习他们学到的“知识”。《清净道论》和注释书通过一种禅法指出,“修所成慧”唯有通过“闻所成慧”才能成就。在《无碍解道》中的论母智(nana-matika)中也强调“闻所成慧”。
“闻所成慧”有时会成为禅修的障碍。一位知道各种修行层次的禅修者会期待境界的到来。有时他会自以为自己已经到达某种境界了。若禅修如他所料的发展,他会狂喜并执着这境界、自大或形成邪见;若不如他所料的发展,他会变成沮丧和失望。若他不尽快通过自我检讨或老师的劝告来克服这种情况,他的禅修将会退失。因此,具有“闻所成慧”的禅修者必须认可“修所成慧”的优越。虽然“闻所成慧”对引发“修所成慧”有帮助,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闻所成慧”可以用来消除在禅修上的一些障碍。例如在生灭随观智初期就开始的“观的染”(vipasan’upakkilesa),若禅修者对这方面有所知道,就可运用这种知识来克服它。同样的,理论上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字上辨别禅修体验。当一个人通过禅修了解“地大”的时候,唯有他有正确的理论知识才能辨识它为“地大”。不过,禅修的进展是不依靠一般文字的理解能力,各种的修证有“唯有”通过修习才能获得,这是因为内观的目的主要是看透究竟真相,这是超越世俗一般的真理的。事先的文字“理论”对禅修来说其实可以成为障碍。如果禅修经验和世俗概念同时并列的学习和成就,这倒也无害。否则的话,应该继续禅观而不该延误在文字概念上。
真理的实证唯有通过“修所成慧”才能圆满。“闻所成慧”和推论只可以掌握到部分真理的。因此,任何人应该努力地达到唯有通过禅修才能证得的“现观”,而不应满足于学术和推论。
【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1. “The Seven Contemplations of Insight”,prepar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Venerable Matara Sri Manarama,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Sinhala by A.G.S Kariyawasam,First published in 1997,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Sri Lanka.
2. 《清净道论》,觉音著,叶均译,五月1998,槟城佛学院。
3.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translated from Pali by Bhikkhu
Nanamoli.
4. 《パ-ソ语辞典》二订版,水野弘原著,春秋社出版,1989年11月10日第9刷发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