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是你心里升起的动机,从你想做什么好事的第一个念头开始。比方说,今天你决定要来寺院。那个念头本身,就是心里升起的功德。接着,你来到寺院,依照你本来的心愿受戒、听一段开示。这样,你原来的动机成功了,实现了它的目的,也产生了更多的功德。不过,如果你本来想来寺院受戒、听法,可碰巧遇上别人反对或者批评你,情绪坏起来,那么你心里的功德──也就是原来的动机,就死了。即使其他人后来又邀你来寺院,你并不情愿来,坐在这里像根树桩,心里就不会升起功德。这是因为,你心里那个功德的精髓已经死去了。
你做的功德事件本身,并不是功德的精髓。比方说,布施、守戒、听法、坐禅,并不是功德的精髓。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得继续做这些事,使我们的旧功德壮大、健康,而不是衰退、消亡。因此,当你决定做什么好事时,要赶快去做。你一想到布施时,就去布施。你一想到受戒,就去受戒。你一想听法,就去听法。你一想禅定,就去禅定。这样一来,你的业果,在三个时段都达到完整、圆满。换句话说,起初想做时、正在做时、做完时,你的心对自己的功德怀着快乐、喜悦、与满足。
做善事的动机,也就是你那个善德的初始阶段,才是功德的精髓。这就像种树。你布施,好比是在树周围施肥。你守戒,好比在除掉吃花、吃叶的毛虫、蠕虫。而禅定,则好比以清洁、清澈、清凉的水浇树。这样你的树必定如愿成长,直到生出叶子、果子,让你享用。如果是花树,那些花明亮多彩、大朵、芬芳。如果是果树,那些果子又多、又大、又甜。布施、戒德、禅定,就是这样子培养你原来那个心念的功德。
但是,如果你心里带着愠恼,那么你不会从行功德、做布施的事件中得多少果报。好比给一株死树施肥。哪怕你只想树上结一粒释迦果,也不能如愿,因为你施的肥滋养了边上的草,对你的释迦果什么也没做。同样地,如果只是做一遍功德的动作,你的原始目标──遣除贪、嗔、痴,不会结出果来。布施的动作只是功德的肥料。功德的精髓死去时,你不能吃肥料,因为那只是些污秽──牛粪、鸡粪。怎么能要这些脏东西帮你呢?
不过,你比起那些从来不施肥的,也就是那些尚未培养戒德、定力、明辨的人,要好点,因为起码可以收集你施肥长成的香草,煮点汤、作个菜。
因此,无论你做什么时,应当检查内心是不是有功德的精髓。有的人行功德时心坏恶念:他们就像竹筒烤甜糯米,上面松软熟了,底下要么生的、要么焦硬。这样的东西不能吃,因为整筒质量不好。多数人行事方式,与他们的心不一致。有的人布施,可心还有贪意,比如赠礼时想做百万富翁。有的人布施一块钱,希望有一千块、十万块的回报。有的人守戒,可心里还在对这人那人生气、嫉妒、怀恨。有的人禅定,是指望来世长得美、身段好看、或者做天神。还有人希望成这成那,总在找什么作交换。这样的功德,还是远远偏离了目标。
佛陀教导我们,为了遣除贪而布施、为了遣除怒而持戒、为了遣除痴而禅定,不是为了培养这些杂染。有的人来这里禅定、静坐──闭着眼、身体挺直、一动不动,外面看真像那么回事,可是他们的心,却在到处跑:有的去自家果园田地;有些人的心,嗖地一下窜到国外找自家孩子、朋友去了;有的在想各种各样的事。他们的心没有跟身体坐在一起。这就称为身与心不一致──就像竹筒里的甜糯米,上熟下生。
如果你能够小心守护着心里功德的精髓,那么想做什么善事,就去做。不要跟在你那个功德的尸体后头来寺院;换句话说,如果你本想来寺院,其他人骂你,结果来时心里懊恼,这样做功德,对你没有什么帮助。(阿姜李)
|